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第1,6单元)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2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
时限: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向关心你的人汇报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认
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开始勇敢闯关吧!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
1、下列注音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剽悍(biāo) 憩息(qì) 蹇劣(jiǎn) 岑寂(chén)
B、分娩(miǎn) 怒不可遏(è) 怡然自得(yí) 远遁(dùn)
C、惊觉(jué) 德馨(xīng) 案牍(dú) 蛰伏(zhé)
D、跳踉(láng) 铃听(líng) 奢侈(shē) 隽妙(jùn)
2、下列几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2分)
A.我行我素 忍俊不禁 左故右盼 争研斗艳
B.络绎不决 忧哉游哉 轻举忘动 无济于事
C.爱不失手 流恋忘返 家谕户晓 引亢高歌
D.高瞻远瞩 姹紫嫣红 别巨匠心 别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C.要好事者船载以入 D.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4、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停留)虎大骇 (害怕) 束手无策(捆绑)无案牍之劳(劳累)形
B.众妙毕备(准备)不胜其烦(能够承受)稍近(靠近)益狎 斯是陋室(这)
C.两股(屁股)战战 临易水(抵达) 会(正赶上)宾客大宴 无白丁(没有
学问的人)
D.融融泄泄(和乐舒畅) 窥伺(暗中观察) 引经据典(引用) 少顷 (一
会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D.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
混乱。
6、“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赋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 。
(3)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偶有微风,只吹起了 ,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4)《陋室铭》中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6) ,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拓展与表达(7分 )
7、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 )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的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著。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1)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同的语句。(1分)
仿写
(2)根据语境,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CDE处。(2分)
B C D E
①激越 ②淡泊 ③清静 ④高洁
8、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

9、名著阅读。(2分)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43分)
㈠阅读诗歌,回答问题。(7分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

11.把“悠然见南山”的“见”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12.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一句?(2分)

(二)破茧成蝶(15分)
单士兵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⑤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13.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2分)


14.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⑵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2分)

16.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1分)
示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18.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4分)


(三)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9分)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到我床边掩了褥被,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还有一次,忙碌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刚想入睡,耳边传来了一息低低的叩门声,我一度怀疑这是幻觉,但那声细若蚊蝇的声音再次响起,“睡了吗?”于是我起身下床。想想是怕惊扰我,才这样小心翼翼吧。
⑨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了。那一声清响,传递了一份心灵的默契,就像一首婉约的小夜曲,涓涓细流般流淌进人的心田。而这份默契与婉约,竟在不经意中震撼了彼此的心灵。
⑩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20、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蹑手蹑脚”的表达效果。(2分)


21、第⑤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结合文章⑥⑦两段说说作者“读”出了什么?(2分)


22、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举例谈谈你的感受。(3分)


(四)、阅读下面甲乙文言选段,完成后边各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蕖:荷花。
2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濯清涟而不妖( )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
(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2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2分)
句子:
启迪:
27、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8、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迈的母亲得了尿毒症。治疗的办法只有两种:一是靠血液透析,活一天算一天;二是进行肾移植,挽救母亲的生命。作为长子,他毅然决定给母亲捐肾。手术很成功,母子身体均未出现异常,他的肾在母亲体内正常工作。
这个人就是感动亿万中国人的“当代孝子”田世园,他用自己的肾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4)如果选择题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心爱的玩具”、“有个知心朋友”、“快快长大”、“美梦成真”等。(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