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 年 级 语文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分数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轻飔sī 縠纹hú 憩息qì  叫嚣xiāo
B、堂倌guān  窥伺sì   盛馔zhuàn   分娩miǎn
C、煦暖xù  翌日yì   蜿蜒wān   绮丽qǐ
D、粼粼lín  北碚bèi  冥顽míng   轧轧zhá 
2. 请请选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超过两个的一项。(  )(2分)
A左顾右盼 不胜其烦 窥伺 和煦   B无可言喻 游哉游哉 贮立 引吭
C三板一眼 无济于事 崩匮 悠扬   D络绎不绝 捏手捏脚 冥顽 奢多
3. 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要中看。(描写)
B、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叙述)
C、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抒情)
D、一点也不怕人,有的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说明)
4.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石榴》一文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B、《海燕》全文以“乡愁”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C、《鹤群》一文通过对个体事物的细致描绘,着重表现了鹤群的特点,并由次生发开去,表达了赞美团队精神的思想感情。
D、《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5. 与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A、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C、这怎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D、这怎能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6. 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___”.
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7.按要求默写诗句。(6分)
(1)《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4)《雁门太守行》中揭示主旨,点明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豪情的句子是
, 。
(5)《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念苦闷的情怀的句子是: ,

(6)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 , 。
三、阅读(共28分)
(一)(13分)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2分)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写天的___________,天上的___________,构成一幅“_________图”。 (3分)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2分)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6.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分)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15分)
 ① 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 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 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 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 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你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到您的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叶……
⑥ 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2分)
3.“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2分)
(1)盛情邀请 ( ) (2)盛况空前 (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2分)
 
5.第⑤段中画“ ________”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6.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词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2分)

7.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像,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3分)

三、古文阅读。(14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4分)
有仙则名( ) 惟吾德馨( )
斯是陋室( ) 无丝竹之乱耳(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 “西蜀子云亭”中“子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涵的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青丝。试着把这一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就是一篇状物的文章。
要求: (1)要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
    (2)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细致描摹。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就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4)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