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周周测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初一级语文第四周周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满分:60分)
一、基础检测站( 共18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绮丽(yǐ) 憩息(qì) 蹑手蹑脚(liè)
B.恫吓(hè) 剽悍(piāo) 忍俊不禁(jīn)
C.引吭(háng) 窥伺(cì) 络绎不绝(yì)
D.滂沱(páng) 腼腆(diǎn) 怒不可遏(è)
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3分)
A、蛰伏 威慑 招摇过市 鞭长莫及
B、袖珍 遏止 小巧玲珑 重峦叠障(嶂)
C、侮辱 伫立 孤苦伶仃 怡然自得
D、弥漫 肆意 因地制宜 首屈一指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读完《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3分)
A、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B、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C、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D、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A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去掉“的雁回山”;C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D主语省略导致成分残缺,在“见了主人”前,加上“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3分)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A前后缺乏照应。将“喂食”和“治疗”调换顺序,B“打着”和“名义”不搭配,D“达到”缺宾语,在“动情”后加“的效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3分)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二、《黔之驴》阅读 (42分)
一、给加点字注音(10分)
庞然大物( ) 窥之( ) 慭慭然( )
虎大骇( ) 远遁( ) 荡倚( )冲冒 噬己( )
益狎( ) 跳踉( ) 大( )
二、句子翻译。(8分)
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 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黔。
2、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做神。
3、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译: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4、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老虎因而大喜,考虑这件事,心想:“驴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
三、阅读理解。 (12分)
1、分别写出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
第一段写老虎初见“ 庞然大物 ”的驴子,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
第二段写老虎认清驴子“ 技止此耳 ”,终于吃掉了驴子。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慭慭然,莫相知( 互相 )相:动作一方偏指另一方
B、益习其声(熟悉,习惯)
C、终不敢搏(击,扑)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
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代词,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C、虎因喜,计之曰 (代词,它)
D、稍出近之(代词,它)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渐渐习惯)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
A、这则寓言叙写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貌似强大的对手其实并不可怕。
B、文章对驴的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借助对老虎外形、神态和心理描写从侧面表现驴愚不可及的形象。(对老虎没有“外形”的描写)
C、“一鸣”、“一蹄”,貌似强大的驴,本领仅此而已。驴的形象,正是对现实中外强中干之人的写照。
D、这则寓言启示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7.(6分)写出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_庞然大物_、_黔驴技穷__、黔驴之技。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三个成语_虎虎生威_、_龙腾虎跃、虎视眈眈。
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_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用原文语句作答) (2分)
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
寓意(1) 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寓意(2) 从驴的角度: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
寓意(3) 从虎与驴的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