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原创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春秋: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
思想核心是“仁、德、礼、序”
战国::继承并发展 孟子、荀子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危机:
6、新发展: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至隋唐:????
宋明时期:????
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
产生
发展
重创
正统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
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
——韩愈《原道》
史料分析
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没有社会需要。
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儒学出现了危机。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广传,儒学现危机。
2、唐朝时,“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
3、儒学丰富和更新,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二、内容
理学的来源: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
二、内容:
(一)理学的来源:
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
主要流派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二、内容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与朱熹(集大成者)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情景再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表现、特点?
观点:理是世界的本原。
表现: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二、内容
“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
①宇宙观: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
二、内容:
思考:“格物致知”与今天的“实践出真知”有何不同?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理”(或“真知”)
③主张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三纲五常
二、宋明理学: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尝粪忧亲
庾黔娄,南齐高士。父亲病重,医生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有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并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朱熹:《童蒙须知》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贞节牌坊群
绣花鞋
(一)理学的来源:
(二)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二程;(南宋)朱熹
2、思想:
(1)核心:理是世界的本原。
(2)理的表现:社会: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3)途径:格物致知
(4)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4、影响: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明初确立统治地位。
二、内容: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
D
(1)陆九渊的思想:
材料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
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
思考:在陆九渊看来,何为“理”?如何求“理”?
二、内容
(三)陆王心学
世界观:“心”就是“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2)王守仁的思想:
材料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思考: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二、内容
(三)陆王心学
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求理的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知行合一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
【答案】B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
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
易简工夫终久大,
支离事业竟浮沉。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共同点:
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主张以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1)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一)理学的来源: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同: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B.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异:
世界本原的认识
A.程朱:理在身外;客观唯心主义
B.陆王:理在身内。主观唯心主义
途径不同
A.程朱:格物致知。
B.陆王:发明本心、致良知。
二、内容:
商场着火了--
程朱理学代表
陆王心学代表
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判断以下材料各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理。
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心学
理学
心学
理学
理学
心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影响
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积 极 影 响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吸收佛道教精华,完成思辨化,儒学走向新高峰。
来源: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
内容:注意探讨世界本原问题
作用:强调个人修养,甚至压抑人性
地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思想
能力提升:
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