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4.3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思想品德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8-59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是什么力量使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
2、我国的科技国情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的科技国情:
1、中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重要科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科技发展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表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提出
知识拓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科学技术作用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他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 成 绩
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六号
正负电子对撞机
银河百亿次计算机
活动二 合作探究 1、你怎么看待60页的两个观点?说明理由。
2、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或:为什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发展教育。
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因为: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2、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答: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第二种观点正确。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最根本的事业。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3、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创造性地概括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内容。
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活动三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漫画:儿子会写字就行
三、 科教兴国
活动四 合作探究
学生结合教材P62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教材中该药厂受挫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3、科教兴国战略是如何提出来的?
4、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如何实施?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O教材62页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O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②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在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总之,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基本国情: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教育科技落后,人口素质偏低。
(2)国际竞争: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社会、综合国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4)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1、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创新意识;
2、敢于质疑,大胆挑战权威,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科教兴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才培养
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
依靠
依靠
依靠
教育创新
实施
科教
兴国
发展
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三、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练习:
⑴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⑵针对当前的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
⑶要推进科教兴国,我们必须怎么做?
材料一: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目前在世界品牌价值前20名排行榜中,属于计算机、电子、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的品牌约占一半。美国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国家科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
材料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对公民创新教育的研究。欧盟强调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图抢占科技“制高点”;日本正在实施培养“四合一”人才计划;加拿大、印度、韩国……“创新”成了这些国家最热门的话题和最现实的行动。
综合实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请你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4)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思
考
1 、材料一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
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明 确:
2、表明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
文化素质不高;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
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关键因素,成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动力。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
4, 国家:进行体制创新,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进行教育创新,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课程体系,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个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老师和书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明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