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28.马(教师版)
课题:《马》 课型:讲读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朱继坤 审核:宋新蕊 时间:
学习要点: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品读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难点:
1.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窥伺(kuīsì) 项鬣(liè)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庇荫(bìyìn) 相觑(qù) 呵斥(chì) 辔(pèi) 头
犷(guǎng) 野 鞍辔(ānpèi) 羁(jī)绊 剽悍(piāohàn)
疮痍(chuāngyí) 锦毡(zhān) 遒劲(qiú jìng)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 勇猛、强健。
窥伺: 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 创伤。
阔绰: 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 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 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3.本文作者是布封。(参考课下注释)
二、检查导入
1.导课: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马喘息着默默走过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掠过成群的野马在广漠的草原上恣意奔腾的情景呢?现在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命运吧。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提问作者情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 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 利用中心句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理请文章的思路:
明确:抓住中心句:第一节“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第二节“以上所述……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第三节“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美丽的天然”。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人工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段)天然野生的马
(若将文章分为三部分也可以: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人工驯养的马。第二部分:(第三、四、)天然野生的马。第三部分:(第五段)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动物。)
(二)、精读课文,全面掌握文章所写内容
1. 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明确: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
2.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①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马(天然野生的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明确:①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②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③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4.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明确: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5.思考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三)、品读课文,解决疑难,赏析文章语言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3.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况的对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七种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就全文来看,文章最突出的对比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目的是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
4.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四、拓展阅读
拓展延伸,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训练点: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训练语段:
骆 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从前常喜欢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眺,一片釉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优越之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进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头,觉得有趣。我之看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栏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可真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在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人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根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送煤的骆驼队来了,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系着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来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地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随着。面对这样庞大而温顺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但亚热带的气候不适宜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藉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是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上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蒸?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没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得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骆驼不仅是在这炎蒸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趣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完全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蠢的当中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忍耐。给它背上驮五百磅的重载,它后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因为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水。它的驼峰据说是美味,我虽未尝过,可是想像熊掌的味道,大概也不过尔尔。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从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吧!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注音。
①高屋建瓴(líng) ②豢(huàn)养
2.为什么作者在写骆驼之前要写猴子、狮子、老虎?
明确:为了衬托骆驼无人理睬,更具悲剧性。
3.第2段对骆驼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它什么特点?你认为公园里的骆驼为什么会落得这样悲惨的地步?
明确:瘦弱、可怜;因为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失去了能实现它自己那份价值的生活。
4.回忆儿时看到驮煤的骆驼,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与公园里的骆驼相比,说明“沙漠之舟”的本色也不过如此。
5.骆驼的命运日趋衰微的原因是什么?这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输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它的不重视。表达了作者对骆驼的关注与同情。
6.“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它出自什么书?用这一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负担沉重,路途遥远;《论语》;既是对骆驼精神的赞扬,有对人们漠视、戕害骆驼的行径感到遗憾。
五、反馈检测
(一)基础知识检测
1.抄写下列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面面相觑 卑贱 妒忌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阔 (chuò) 绰 (xún)驯良 (qiú)遒 劲 (chuāng) 疮痍
3. 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
(1)它的教育以 (丧失 缺乏)自由而开始,以接受 (驯服 束缚)而告终。(丧失 束缚)
(2)它的皮肤虽然很 (坚实 坚固),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 (敏感 敏锐)的。(坚实 敏感)
4. 找出运用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 )
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下,它们 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 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
A、虽然 却 如果 B、因为 所以 如果
C、由于 于是 但是 D、虽然 但是 如果
5. 填空:
《马》的作者 国博物学家、作家 ,他用了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 ,他的同胞 更是穷尽一生研究昆虫,写出了十卷 。他们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神秘的面纱。
明确:法 布封 《自然史》 法布尔 《昆虫记》。
6. 分析巩固: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是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①.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马与人的关系?
明确:“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②.被征服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驯良 勇毅。
③.“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体现了马具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豪迈、剽悍、无所畏惧。
④.画线句流露出作者对被征服的马具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既称颂马的驯良,也流露出对马失去自由豪迈的悲哀。
7.借鉴本文写法,介绍描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