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风雨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品味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
3.学习运用侧面烘托写景的方法。
4.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1.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名为“风雨”而行文无一“风”字和“雨”字,构思巧妙,写法含蓄,值得初一学生认真揣摩。
2.文中抓住各种景物的纷乱状态来写风雨,表现了风雨的狂暴和大自然的破坏性力量。文中逼真的景物描写有助于提高初一学生品味语言、观察生活的能力。
1.品味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
2.学习运用侧面烘托写景的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品读法、探究法、迁移法。
朱自清笔下的江南春风是轻柔而和煦的。然而,贾平凹笔下的一场风,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节奏、不一样的体验和不一样的震撼。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贾平凹一起去感受奇特的“风雨”。
1.朗读课文并正音。
2.思考:文中描绘了风雨中的哪些景物?
明确: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断绳羊、女孩、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猫、瓦、浮萍、鱼儿、老头、孩子。
3.思考:本文题目是《风雨》,可是风雨在哪里呢?文章内容是不是与题目不相符?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
1.品读第一自然段。
①圈点勾画出首句的动词并明确其作用。
明确:“鼓”“陷”“倒”“腾”“扑”。一连串动词,把风写得惊心动魄,直奔主题,节奏紧密,仿佛直接把读者送到疾风面前,让读者跟着风一起天旋地转,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
②找出语段中运用的修辞并明确其作用。
明确: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在风中飘摇的场景,写风的时强时弱,以及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和美感,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后两句则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
③写作技巧归纳:想象丰富、比喻贴切、动词精准、描写精细。
2.肆虐的狂风令树林子为之形变,也给了我们惊心动魄之感。而这种惊心动魄还在继续,请你选择下文描绘的任意一个景物,说一说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精彩描绘的。
①学生思考并交流。
②学生朗读相关语段。
1.思考:文章标题是“风雨”,我们却似乎只感受到了狂风,“雨”又在哪里呢,能不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见“雨”的身影呢?
明确:第六自然段“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从“精湿”可以看出这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 文章结尾,写“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
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而老人捶腰腿是因为老人一般容易患风湿,风湿多在阴雨天发作,表明此时不仅有风也有雨。
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明确: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
3.主题探究。
明确:告诉人们要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并思考:这段文字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老舍《骆驼祥子》
明确:①课文在写“风雨”时没有出现一个“风”字、“雨”字;这段选文写“热”时,也是没有出现一个“热”字,但是却写出了烈日下的酷热难耐。②都是景物描写。
厦门属于沿海地区,每年都有很多台风影响厦门。请将台风来临时你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