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 抒真情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活人物的方法。
2、通过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1.学生从例文中分析出描写人物的技法。
2.学生会运用写作技法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趋炎附势;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面对如此丰富的人物,我们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他们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如何写活人物。
(一)通过对例文进行分析,得出方法:
1、准备探究材料
早晨和下午的上下班高峰,你都早早地站在马路的一边,等到有大部分学生来了,你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指挥起交通来,停止前行,继续前进,倒车……姿势摆的都很到位、标准,并大声指挥着学生们的通行,活脱脱地一个交通警察。司机和学生都十分配合你,为此你很有成就感。汽车的鸣笛声,学生们进出校园时的欢笑声为你助威,为保证学生出行的安全而放弃自己时间的你,在我心里。
(学生习作——写校长)
2、确立探究内容:
3、小结探究结果:写人物要选好事例
(二)通过对课文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
1、准备探究材料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2、确立探究内容
3、小结探究结果:写人物要运用描写
(三)通过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得出方法:
1、准备探究材料
只见父亲一手拿着药水瓶,一手捏着棉签。先将棉签蘸好药水,然后轻轻地在我的膝盖上涂抹,我忍不住说:“疼。”父亲却笑了,还和我打趣说:“别动,我比你还疼呀。”父亲更加小心了,他边轻轻地吹我的伤口,边说:“不疼,不疼 ……”仿佛我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在父亲专注的眼神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泪水模糊了双眼。原来,父爱也能如此温暖。(学生习作)
2、确立探究内容
3、小结探究结果:写人物要写出细节
三、总结
(一)写人物要选好事例
(二)写人物要运用描写
(三)写人物要写出细节
话题:园丁颂
选择你熟悉的一位老师,选择一个具体事例来表现老师的某个性格或品质。
读写结合已经不是新名词,在目前关于写作教学的论述中,读写结合还是比较受老师喜欢的一种,比较奏效的写作教学方式。它基本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引——赏——仿——创。先由文本中引出借鉴模仿的作文技巧或者写作话题,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透彻地点评赏析,为学生的仿写做铺垫,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最后由点到面地进行创作。实践证明读写有机结合,确实能解决在阅读与写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解决写作教学无序、低效的困境,解决阅读教学课与课之间脱节。目前写作教学面临着这样的状况,学生怕写作,老师怕教作文或不教作文或应付着教作文,写作教学举步维艰。有很多有识之士试图探索一条有效地写作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在我们难以完成高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求的同时,语文教材中大量精选的优秀文章得不到充分利用,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若能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阅读,将读写巧妙结合可避免费时低效,使二者双赢。
读写结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适合拿来做读写整合。因此读写结合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与学习的需求,注意选文与学生心理的距离,选择那些与学生实际相近、年龄特征相符的的文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我就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加上学生的习作,由此归纳出写活人物的三个基本的方法,并以此为习作训练要求,以“园丁颂”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学生因为有课文为例所以即使是写作比较差的学生也基本上能做到。可见读写结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依托教材也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课后作业:
我的
要求:1、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某个性格或品质。
2、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