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剥豆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根据课文语境理解“瞻前顾后”等新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的自信与阳光。 3、学习课文中“心理+言行”的写法,并加以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心理+言行”的写法。 教学难点: 走进儿子的心理,体会儿子的想法。
~1、以读通句子检查词语的掌握:利索、敛声息语、怜爱、执著、沮丧、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2、快速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如果让你把课题改一下,你会怎样改? 3、在交流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谁和谁剥豆比赛?结果怎样?
~1、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比赛时节奏的句子,用“~~~~”划出;并圈出你认为描写比赛节奏的关键词。 2、交流学生找到的句子和体会。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的手不停歇,目光却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3、说关键词,谈谈原因。 4、根据句子中的意境说“瞻前顾后”的意思,并能说说生活中“瞻前顾后”的事。 5、通过比较发现描写母亲的句子在写法上的共同点:“心理+言行”。
~1、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从中体会到儿子的什么特点?请在文中作上批注。 2、交流儿子的表现及体会: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 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3、选择一、二处,展开想像,模仿描写母亲表现的“心理+言行”的写法,写一写儿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4、把母亲的心理与儿子的心理进行穿插交流。 5、比赛结果儿子输了,但儿子赢在哪里?
~1、“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以此回读母亲的表现,此时你如果是母亲,看着儿子的表现,有什么想说的? 2、儿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清澈笑容?儿子懂得了什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3、齐读最后一段。
~用“心理+言行”的形式写一写生活中“瞻前顾后”的事。(父母的:孩子犯了错时,打或不打;孩子做作业,陪或不陪;孩子讨要零花钱,给或不给……自己的:作业不会做时,抄或不抄;上课没听懂时,问或不问;答案不确定时,举手或不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