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 12.1 全等三角形

  • 格式:  PPT
  • 大小:  1.73M    35张
  • 时间:  2017-08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5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5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5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5
中考专题复习
—— 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哪些变化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 高线分别相等。

知识回顾:
1、(SSS定理)如图:△ABC与△DEF中


语言概述:
EF
BC
DF
AC
DE
AB
SSS
∴△ABC≌△DEF( )
两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2、(SAS定理)如图:△ABC与△DEF中


语言概述:
∠B
EF
BC
DE
AB
SAS
∴△ABC≌△DEF( )
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E
知识回顾:
3、(ASA定理)如图:△ABC与△DEF中


语言概述:
AB
∠ E
∠ B
∠ D
∠ A
ASA
∴△ABC≌△DEF( )
三边及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DE
知识回顾:
4、(AAS定理)如图:△ABC与△DEF中


语言概述:
∠ B
EF
BC
∠ D
∠ A
AAS
∴△ABC≌△DEF( )
两角及其中一条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 E
知识回顾:
5、(HL定理)如图:Rt△ABC与Rt△DEF中 , ∠ A= ∠ D=90°


语言概述:
AB
EF
BC
HL
∴ Rt △ABC≌ Rt △DEF( )
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E
知识回顾:
一般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
1.定义(重合)法;
2.SSS;
3.SAS;
4.ASA;
5.AAS.
直角三角形 全等特有的条件:
HL.
包括直角三角形
不包括其它形状的三角形
知识回顾: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
知识回顾: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
找第三边
(SSS)
找夹角
(SAS)
(2)已知一边一角---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找是否有直角
(HL)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
(3)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方法指引: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ABC≌△DEF
∴AB= ,AC= ,BC= ,
∠A= ,∠B= ,∠C= ;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 、面积 。
对应边上的对应 、 、 分别相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运用举例
1、如图1,已知△ABE≌△DCE,AE=2cm,BE=1.5cm,
∠A=25°∠B=48°;那么DE= cm,EC= cm,
∠C= 度;∠D= 度;
(第1小题)
2、如图2,已知,∠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
(1)若以“SAS”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2)若以“ASA”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3)若以“AAS”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第2小题)
4、如图4,平行四边形ABCD中,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是 ;
如图3
4、如图4,已知∠CAB=∠DBA,要使△ABC≌△BAD,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
如图4
5、分别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下图中的△ABD和△ACE全等;
(1)AB=AC,∠A=∠A, ;
(2)AB=AC,∠B=∠C ;
(3)AD=AE, ,DB=CE.
如图5
6、如图,AC=BD,BC=AD,说明△ABC和△BAD全等的理由.
证明:在△ABC与△BAD中,


∴△ABC≌△BAD( )
如图6
7、如图, CE=DE,EA=EB,CA=DB,
求证:△ABC≌△BAD.
证明∵CE=DE, EA=EB
∴ =
在△ABC和△BAD.中,

∴△ABC≌△BAD.( )
三.课堂小结
1、如图1,已知AC=AB,∠1=∠2;求证:BD=CE

2、如图2,点M是等腰梯形ABCD底边AB的中点,△AMD和△BMC全等吗?为什么?

3、如图3,已知:如图,AB∥CD,AB=CD,BE∥DF;求证:BE=DF;
如图1
如图2
如图3
练习
1、如图:在△ABC中,∠C =900,AD平分∠ BAC,DE⊥AB交AB于E,BC=30,BD:CD=3:2,则DE= 。
12
c
A
B
D
E
2.如图,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P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PE=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
3.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证明:
过点F作FG⊥AE于G,FH⊥AD于H,FM⊥BC于M
G
H
M
∵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     FG⊥AE, FM⊥BC
∴FG=FM
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     FH⊥AD, FM⊥BC
∴FM=FH
∴FG=FH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4.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变式:以上条件不变,将△ABC绕点C旋转一定角度(大于零度而小于六十度),以上的结论海成立吗?
5.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解:AC=AD
6.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那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给予证明。
答:
△ABC≌△DEF
证明:
7.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 EG∥AF
求证:
拓展题
8.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
求证:BC∥EF
9.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则AB与AC+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
1、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割)
2、把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位置,使两线段补成一条线段,再证明它与长线段相等。(补)
拓展题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连接AE、B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给出下列5个关系式::①AD∥BC,②,DE=EC③∠1=∠2,④∠3=∠4,⑤AD+BC=AB。将其中三个关系式作为已知,另外两个作为结论,构成正确的命题。请用序号写出两个正确的命题:(书写形式:如果……那么……)(1) ;(2) ;
11.如图,在R△ABC中,∠ACB=450,∠BAC=900,AB=AC,点D是AB的中点,AF⊥CD于H交BC于F,BE∥AC交AF的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且平分DE.
12.已知: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
求证:△ AD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3.已知:如图21,AD∠BAC,DE⊥AB于E,DF⊥AC于F,DB=DC, 求证:EB=FC
总结提高
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 “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