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朱自清
春
朱自清
(1)弄清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这个对象有什么特点?
(3)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4)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做有什么
好处?
(5)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什么?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爱国学者朱自清
听读课文,感受春之美
1、体会课文朗读的感情基调、节奏,标出重音、语调(抑、扬)等朗读技巧,模仿着读。2、每个同学都要动嘴跟着轻读、动手做标记。
听读要求:
掌握字音: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
lǎng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cháo
wǎn
suō
shū
sǒu
这是一篇满贮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
表达盼春天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
齐读课文,体味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文章的思路如何?
3 .课文主体部分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明确:
主要内容:
文章思路:
几幅图画:
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三个部分:盼春——绘春——颂春
(主体)
三个部分的思路:
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的盼望她的到来;
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的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
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明确:
主要内容:
文章思路:
几幅图画:
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三个部分:盼春——绘春——颂春
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主体)
绘春部分
思考:
五幅图画依次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你认为第2自然段应该归属于哪一部分?为什么?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盼春
绘春
颂春
(1)
(2—7)
(8—10)
总
分
总
总体(2)
局部(3-7)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分析第一部分:
春天尚未来临,作者的心情如何,课文是怎样表现的?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一部分:盼春
运用反复,突出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心情多么急切。
运用拟人,写出作者看到东风送来春天的消息,心情殷切而又喜悦。
盼春
一、下列字是多音多义字,根据它们在句中的读音,将拼音填写在括号内。
1.涨(zhăng;zhàng)
(1)水涨起来了( )
(2)生花生米被水一泡涨起来了( )
2.藏(cáng;zàng)
(1)捉几回迷藏( )
(2)我们的祖国有丰富的宝藏( )
zhăng
zhàng
cáng
zàng
当堂训练:
3.和(hè;huó)
(1)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2)他正在和面( )
4.晕(yūn;yùn)
(1)一点点黃晕的光( )
(2)刚才我有点头晕( )
5.应(yīng;yìng)
(1)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2)这个责任不应该他负( )
hè
huó
yūn
yùn
yìng
yīng
二、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呼朋引伴( )
A.引起 B.离开 C.招引 D.拉着
2.花枝招展( )
A.招引 B.伸展 C.招呼 D.迎风飘动
3.一年之计在于春( )
A.计谋 B.打算 C.计划 D.计算
C
D
B
三、写出句中划线词的同义词。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春天的脚步近了。
( )
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
3.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4.一点点黃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 )
5.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
希望、热望
好像、如同
普通
衬托
振奋
第二课时
《春》
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小结:
这一节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描绘张本。
分析第二部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山朗润起来了
(总体轮廓,宏观勾勒)
春草图
1、齐读课文第3节
2、找出你认为优美、贴切的写景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草图——
草报春
“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春草图赏析: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到底是要写风还是写草?
以风衬草,从感觉的角度写春草的可爱。
春草图赏析:
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
⑴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
⑵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⑶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⑷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
春草的长势。
春草图小结:
一、填空
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写景抒情
江南
对春天的赞美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当堂训练: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二、说说下列划线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朗润”总写了春山由灰暗渐渐明朗、润泽,照应上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草木萌发的情态表现出来了;
“涨”写出了冰消雪融;所以用得好。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朗润”和“涨”为什么用的好?)
当堂训练: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园子里,田里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钻”写春草破土萌发,不仅写出它生长的状态,还显示出它不可压抑的旺盛生命力。
从范围、程度上突出春草的长势旺盛。
当堂训练:
第三课时
《春》
春花图
春花图
1、齐读课文第4节
2、找出你认为优美、贴切的写景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花图——
花争春
春花
特征 多、艳、甜
顺序 由高到底(树上—树中虫儿—地上野花)
写法 虚实结合(眼前花儿争春—想象结果实)
修辞 排比、比喻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花里带着甜味儿”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色彩美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怡人。
春花图赏析: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虚写,由春花联想到秋实,想象日后的丰收景象,将花写得更加充实
如杜甫《春夜喜雨》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最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毛泽东《沁园春 雪》上阕的结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春花图赏析: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说蜜蜂嗡嗡地“闹”着,为什么不用“叫”着:
写蜜蜂、蝴蝶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衬托花的繁茂、香甜(花多、花艳、花香)
因为“叫”只只是单纯声音上的感受,体现不出沸腾喧闹的热闹景象
春花图赏析: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不仅写野花多,而且用“眼睛”“星星”作比,通过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这是写野花之多吗?
春花图赏析:
春风图
1、齐读课文第5节
2、找出你认为优美、贴切的写景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风图——
风唱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温暖、亲切、慈爱、幸福……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
春风图赏析: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像和煦的阳光、像温暖的海水……
风是难状之物,无形无味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作者是如何将它写透彻的?
⑴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暖柔和。
⑵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⑶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春风图赏析: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鸟儿将巢…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触觉
嗅觉
视觉
听觉
春风图赏析:
通过多种感官来写春风的温暖柔和
“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⑶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春风图小结:
一、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当堂训练:
拟人、反复
拟人、排比
比喻、排比
引用 比喻
二.填空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
不能删去。这句话是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仿佛”,句子变成“树上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
好像
没有
当堂训练:
三、阅读“春风图”,回答下面问题:
2.注音:巢( ) 清脆( )
3.解词:卖弄—
宛转—
4.这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cháo
cuì
有意显示、炫耀。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当堂训练:
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5.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
春风鸣春
吹面、抚摸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
清脆的喉咙、宛转的曲子、应和、嘹亮地响着
鸟儿、牧童、短笛、牛
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香
当堂训练:
四.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粗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③踏花归来马蹄香( )
④一枝红杏出墙来。( )
⑤处处闻啼鸟。( )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
当堂训练:
视觉
听觉
嗅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第四课时
《春》
春雨图
1、齐读课文第6节
2、找出你认为优美、贴切的写景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雨图——
雨润春
“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⑷“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春雨的经常、春雨之多。
写出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写出春雨的轻盈,描绘烟雨朦朦的远景。
写雨中景物的新美,写出春雨的润物。
春雨图赏析:
“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
春雨图小结:
迎春图
1、齐读课文第7节
2、找出你认为优美、贴切的写景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迎春图——
人迎春
⑴这幅画面的主体是什么?要突出什么?
⑵“城里乡下”:
⑶“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⑷“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人是画面的主体,写春给人以无限希望
写出范围之广
写出人数之多
写春天给人带来了活力
迎春图赏析:
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迎春图赏析:
启迪人们:春天播下希望。
小结: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阅读“春雨图”,回答问题。
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 ,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
当堂训练:
多、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3.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写雨中的树叶是怎样的绿,雨中的小草是怎样的青。因为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沾了水,所以说“绿得发亮”;因为地上的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水,所以说“青得逼你的眼”。是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
当堂训练:
4.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拟人。
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着春风了。“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当堂训练:
二、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
拟人。因为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所以说是好雨。
当堂训练: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
3.这首诗哪儿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因春雨及时而降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明了杜甫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憧憬。
“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是濛濛细雨、无声无息的特点。“润”字表明春雨使万物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刻画出了春雨的特点。
当堂训练:
第五课时
《春》
分析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第8-10节
2、理解三个比喻的含义
3、深情朗读、背诵此节
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像 娃 娃:春天是新的 ,有旺盛的生命
力,给人希望
第三部分赏析:
像小姑娘: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
令人喜爱
像 娃 娃:春天是健壮有力的 ,给人力
量和信心
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如:
春天像刚刚升起的一轮红太阳,给人温暖,给人希望。
第三部分赏析:
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写到“青年”,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第三部分赏析:
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排比,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结尾三个句子,比喻巧妙,先后有序,分行排列,鲜明醒目,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第三部分小结:
春
盼春(1)
绘春(2-7)
颂春(8-10)
3:春草图(草报春)
4:春花图(花争春)
5:春风图(风唱春)
6:春雨图(雨润春)
7:迎春图(人迎春)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娃娃(新)、姑娘(美)、青年(力)
微观描绘
(3-7)
宏观勾勒
(2)
春草勃发
春花竞放
春风和煦
春雨滋润
春给人希 望
(统领全篇,开启下文)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
盼…盼…:反复(热切盼望)
来了…近了…:拟人(无限欣喜)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小结:如何写景
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的特征。
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写作特点:
思想内容: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走向课外,联想拓展:
1、成语中的“春”
2、古诗中的“春”
描写春天的成语(部分)
春暖花开 春风满面 春回大地
春风化雨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
娇嫩鲜艳 绚丽多姿 风和日丽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春山如笑
枯木逢春 和风细雨 桃红柳绿
描绘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描绘春天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布置作业 :
2、细致观察某一个角落,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ΧΧ一角》,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描写。
1、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课文。
一、这篇课文多处运用叠字,说说下列句子中叠字叠词的表达作用。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强调出春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嫩嫩”“绿绿”重叠,强调“嫩”“绿”的程度深,突出了嫩、绿。
当堂训练 :
2.一大片一大片満是的。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大片一大片”重叠,写出遍地春草,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重叠反复,突出、增强了描绘人们期盼的殷切心情。
4.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抖擞抖擞”的叠用,强调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叠字叠词的使用,还使音调和谐,语气活泼。
5.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悄悄”“绵绵”重叠后,描绘风给人的感觉非常轻柔;描绘草给人的感受非常软和。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中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为什么还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作为全文结句,与文中哪句话相呼应,使全文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体现作者安排结构的精巧。
从多方面赞美春天,把春天比做刚落地的娃娃,说春天如同新生儿,像生命的开始,全人无限希望。把春天比做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是比喻春天美好,令人赏心悦目。把春天比做健壮青年,突出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分析三个比喻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开头“东风来了”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人们的盼望中到来,结尾则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
三个比喻句从多方面、多种视角,把春天描绘得充满无限生机、无限希望、无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