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获奖课件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ppt(九上化学)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科学家研究发现:凡是含碳酸根离子(CO32-)的化合物都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 (H2SO4)等在常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石灰石、大理石、蛋壳、贝壳、水垢等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纯碱是碳酸钠(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
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剧烈反应、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瞬间停止
剧烈反应、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瞬间停止
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反应能持续进行
石灰石表面有少量气泡,过一会儿反应停止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与收集
不适宜制取
二氧化碳
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控制与收集
适宜制取
二氧化碳
反应速率太慢
不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1、药品的确定:
出示下列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
稀盐酸、稀硫酸。
学生分组探究:上述药品相互混合,看哪两种药
品能平稳地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结果:碳酸钠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速度太
快、不易控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便自动
停止,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度适宜、平稳。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剖析原因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CO3
+)
H2CO3=H2O+CO2↑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
为什么会自动停止?
思考?
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它覆盖在未反应完的碳酸钙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反应便自动停止。
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确定:
总体思路是:装置简单操作易行。
其具体思路是:
由反应物状态:固体 + 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
——确定发生装置。
由生成物状态:气体,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确定收集装置。
针筒 锥形瓶 平底烧瓶 烧杯 试管 集气瓶
A B C D E F
长颈漏斗 导管 水槽 酒精灯
G H I J K L
选择以下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可组装的一些发生装置:
A
B
D
E
F
C
收集CO2的装置选择:
排水法
向下排空法
向上排空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几种简易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最佳装置:
该装置的特点是:长颈漏斗一定要插入液面以下。
几种可控装置:
A
B
C
思考:以上一些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
也可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工作原理: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拔掉带
活塞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从容器的上
边侧口加入大理石,塞上带活塞导气管
的单孔橡皮塞并打开活塞;再从球形漏
斗口加入稀盐酸,加
至大理石完全浸没。
使用启普发生器的好处是:
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也可
以使反应随时停止,非常方便。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3、收集气体。
2016-3-5
验满方法
四、验证CO2的方法:
1、验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满。
2016-3-5
检验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2、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生成的气体是CO2。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O2 与CO2的比较
固+液
不需加热
固
加热
固+液
不需加热
气体密度
气体溶解性
比空气略大
微溶于水
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CO2↑
不适宜用排水法
本课题小结: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反应的药品
2、反应的原理
3、装置图
4、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
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1、比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用大理石
(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异同?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
错误?为什么?请改正?
长颈漏斗未
插入液面下
导气管伸入液面下
用向下排
空法收集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实验室里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室里可用下述装置来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注意:
(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需验证所制取的气体。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仪器中:
哪些可以代替长颈漏斗?___________
哪些可以代替锥形瓶? ___________
A或E
B或D
1.实验室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的原因(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O2能溶于水
C.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2. 检验CO2的正确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B.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
D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里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4.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组配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锥形瓶中加入小块的大理石; ⑥验满。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②①③⑤④⑥ D. ②①③⑤⑥④
B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关于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有哪些呢?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6、不能支持呼吸
小结
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
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这说明密度比空气大,同时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为什么有人走进菜窖会突然晕倒,怎样检验并避免这种事故?
检验:可以用蜡烛或其他东西点燃了放到菜窖里面,如果蜡烛灭了,就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很高,要先开窖通气一段时间以后再进去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聚积在地势低,又不通风的地方,如菜窖,
菜窖里的菜会有呼吸作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就堆积起来,使得供呼吸的氧气含量变少了,人晕倒是因为急性缺氧,
返回
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A 石蕊和某些酸的反应
B 直接放入CO2中
C 喷 水
D 喷水后放入CO2中
探究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原理:CO2+H2O === H2CO3
H2CO3 === CO2↑ +H2O
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当加热上述变红色的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红色又变成紫色。
4、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此反应原理是用来检验
或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5、二氧化碳与还原性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
(1)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现象:将燃着的镁带伸进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中,镁带继续燃烧,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
成,瓶底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
原理: CO2 + 2Mg == 2MgO + C
点燃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原理: CO2 + C == 2CO
高温
注:
(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3)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镁、碳是还原剂。
(2)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
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
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
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
隔绝氧气而熄灭。
2、干冰作致冷剂;
3、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
4、工业原料.
人工降雨
灭火
工业原料
致冷剂
气体肥料
小结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人、动植物的呼吸,
煤等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
(四)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化学式上仅相差一个氧
原子,可它们的性质显然不同。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在
标况下,密度为1.250g/L,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
就会生成一氧化碳。
二、一氧化碳
1. 可燃性(与二氧化碳不同)
(1)现象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
(2)化学方程式
2. 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仔细观察如图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微观解释:
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3. 毒性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
(1)中毒原因
(2)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下图是一氧化碳和氧气进入血液的对比实验
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是用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而污
染环境。也可循环利用作燃料,也可收集起来。
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 === 2Fe + 3CO2
高温
(这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以上两反应中,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
联系
主要用途
毒性
与石灰水反应
与水反应
氧化性
可燃性
水溶性
密度
色 态 味
物质
CO 和 CO2 的 比 较
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与水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大多是黑色固体
2H2+O2==2H2O
2CO+O2==2CO2
C+O2==CO2
2C+O2==2CO
CuO+H2==
Cu+H2O
CuO+CO==Cu+CO2
2CuO+C==2Cu+CO2
无
有剧毒
无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加热
加热
高温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4、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得潮湿?
[解答]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浆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墙壁越来越硬,刚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返回
1、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C
D
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D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闻到煤气的气味应首先开窗通风,然后关闭煤气阀,寻找泄露处。
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
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因为CO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反应。
(1)怎样除去CO中的CO2
(2)怎样除去CO2 中的CO
:一种无色气体X与灼热的木炭反应,
得到另一种气体Y,Y气体与灼热的氧化铜
反应又得到X气体,则X、Y分别是( )
A、CO2、O2 B、CO2、CO
C、CO、CO2 D、O2、CO
、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
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
A、7∶11 B、11∶7
C、1∶1 D、14∶11
: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
化碳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将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将混合气体点燃
例题、在CO中混有的少量CO2和水蒸气,
要得到纯净的CO,可将混合气体依次
通过( )
A、灼热的氧化铜、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氧化铜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例题、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
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该
气体( )
A、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纯净物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C、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物
D、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物
1. (2010广西桂林中考)通过比较,我发现在实验室收集O2和CO2( )
A. 都能用排水集气法
B. 都不能用排水集气法
C. 都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D. 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A
2.(2011安徽中考)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二氧化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物质
B.干水吸收 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D
用氢气、木炭粉、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分别与质量相同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消耗的氢气、木炭粉、一氧化碳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A.1∶1∶1 B.1∶3∶14 C.1∶6∶14 D.2∶1∶2
有两种黑色粉末A、B和两种无色气体C、D,用下面的装置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当加热管内盛有的黑色粉末A时,由a端导管通入气体D,结果在b端产生气体C,管内的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第二步:当加热管内盛的黑色粉末B时,由导管a 端通入气体C,结果在b端产生气体D,气体D可以燃烧;第三步:当把a端堵上,加热管内两种黑色固体的混合物,结果在b端也产生气体C。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②__,③____
由气体A开始,可发生如下四个变化: 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氧气 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D.碳酸钙
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D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和B是黑色粉末,将其混合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D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CuO B.C C.CaOD.CaCO3 E.CO X.Ca(OH)2Y.Cu Z.CO2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