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4 烛之武退秦师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4 烛之武退秦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以人为本,导引人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嘉善中专姜海荣
  一主题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尖冰已经融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中,并且在课堂上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解的《烛之武退秦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反思:怎样才能把一篇文言文讲出特色讲出趣味来,让学生爱听爱说呢?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情境描述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和查找生字、词。(质疑)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还学过哪篇文章出自《左传》呢?
  全体学生:《曹刿论战》。
  师: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战”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有关《左传》的历史知识。同学之间把课前查找的文学资料交流一下(同学之间探讨非常热烈)。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把我收集来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原来呀,《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时至今日战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1:谈判。
  师:也就是外交手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2000多年前的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的吧!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
  生2:他是郑国人,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但是目光敏锐,精神矍铄。
  师:经你这么一介绍,一个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了。还有吗?
  生3:风烛残年,足智多谋。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都说他年岁大了,但我还认为他少壮无为呢,能否给一个确凿的证据?最好用原文。
  生3:“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师:找的准确,那么性格上的特点呢?
  生4:倔强、干练、怀才不遇。
  师:干练有之,说话干净利落。但怀才不遇何以见得?
  生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明他年轻时没被重用。所以郑伯才向他道歉嘛!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5:他豁达不计前嫌。
  生6:不对,我认为他是个恃才放旷,口是心非的人。
  师追问:何出此言?
  生6:他明明想出山却故意推辞。
  师:是呀,凭他的性格他是一定要出山的,为什么在“夜缒而出”之前要三缄其口,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生6(主动站起来):教育郑伯,要爱惜人才。他决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
  师:见解深刻!从他的特征看,烛之武还不至于是那种为自己利益而斤斤计较的小人物。那么,郑伯为什么要烛之武退秦师?
  有生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说国势危急。
  师:大兵压境,的确危急。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
  生7:能,因为他的口才好,说服了秦穆公。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
  生8: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秦晋可是友邦啊!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这怎么解释呢?
  生9:秦晋之好那也不是真好,而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瓜分领土。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借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你的意思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众生笑)不过你说的很对,客观因素确实是退秦师的主要原因。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
  生10:先麻痹秦侯使其放松警惕。再表明灭郑无益于秦。最后得出结论:郑若亡,则秦危矣。
  师:说的很好,欲抑先扬,麻痹秦侯。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
  生11:第一步说“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焉用亡郑以陪邻”;看秦侯心已活遂又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说明了主旨“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师:说的很好!谁还能补充?
  生12:郑国肯定要亡了,我不是来为我国的利益考虑而是为您考虑。如果晋强则秦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取郑则利于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生13;晋擅长食言,不可交,有例为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补充的好,因为秦用的就是“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点烛之武肯定清楚。秦国野心勃勃想灭晋,不想看到晋国的强大。这一点烛之武也有把握,所以才能够说服秦穆公。我们以后在运用口才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说话的要点,话不必多,点到为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
  生14: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生15:因为“不仁、不知、不武”。
  师: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能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16: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晋文公非常感动。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生14: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师: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也不能说全是假话,还是有点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
  师:全文字数不多,开篇、结尾都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述,可是描述烛之武和秦穆公对话的时候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这样厚此薄彼到底对于表现主人公有什么好处?
  生17:突出主人公的口才和智慧。
  师:还有吗?
  生18:文章标题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所以应当详写“退”的过程。
  生19:这样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更丰满,主次分明。
  师:主次分明说得好!《左传》的行文特点就这样被你说出来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详略得当、婉曲简洁。
  教师小结:本文波澜起伏的情节,繁简得当的详略处理,伏笔与照应等技巧的运用,都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写作。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将成为我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动力。
  最后来一个课外拓展。
  师:日本没有诚意反省自己的侵略史,反而一再制造周边关系紧张。制造领土矛盾,一方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另一面,苦心钻营要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想重新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这难免要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你作为中国的中学生,试着运用你的口才能力,说服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从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明确语文课堂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都不是由教师强硬灌输的,而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所起的是引导提高的作用。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怀疑、否定、甚至批判。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教材中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你争我辩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习情境转向于内在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案例中,在探讨烛之武形象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建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教师不是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而是为学而教,执行的是“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这样教师带领着学生奔向知识和能力,奔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