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石壕吏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沪教版《石壕吏》教案3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石壕吏
            杜  甫
                    奉贤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奉浦学校   钱玉红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初步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如何藏问于答、言外见意。
教学方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        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兵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请谈谈你的初步感受?
2、             抽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一何    前致词    新战死    长矣    无完    墙走
   语声    泣幽咽    前途      
     2)注意“逾”、“戍”、“妪”、“咽”等字读音。
3、             请同学口述故事:将这首叙事诗扩展成—个故事。
三、        分析鉴赏:
1、根据插图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一起分析讨论: 
   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u”,“i”.“en”、“u”四个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学生对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只要想象合理,都予以肯定。先齐读第二部分,再齐背第二部分。
    2.  为什么要特地点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
明确: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哪些词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二句在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为老妇以下的讲说制造悲愤的气氛。
    4.“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明确:是诗人在听。
    5.老妇的含泪“致词”,从哪些方面对“安史之乱”给人民遭受的苦难作厂侧面的揭露?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
    明确:“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严重。
    6.老妇自请赴役,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老妇了呢?请从书中找依据。
明确: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知道老妇已被捉走。
7.“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8.归纳诗歌的主题。   
    —夜之间.这个不幸的家庭又遭受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啊!作者叙述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齐读并背诵第三部分。
四、        合作研究:
1、              石壕吏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孤的命运将会怎样?
   2、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石壕吏》——诗用四幅画描绘出来,在班上开—个小画展大家评议一下,看谁对课文理解最准确。
3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生活在阳光里》的文章。
4熟读并背诵这二首诗。
五、        搜集有关杜甫这一时期写的诗。
六、        附课外材料: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珏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嫠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