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用AI助手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5* 亲爱的爸爸妈妈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3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现在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

生1: 出现在书信里。

生2: 出现在诗朗诵里。

生3: 出现在歌词里,李春波不是有一首歌的开头就是———“亲爱的爸爸妈妈  ”( 生唱。众生笑并鼓掌。)

师: 好,非常好。我们同学都很聪明。的确,这样亲切的称呼本来应该和温暖的家书、美好的诗歌、父母的呵护等等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大家想过吗?这稚嫩的呼唤也可能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最后一次呼喊,这美好的称呼构成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 随着师沉重的话语, 教室里开始肃穆起来, 空气也仿佛凝重了许多。师故意停顿了片刻。)

师: 我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是很难想象出我所说的这种情形的。不过这不是一个虚构的电影故事,而是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一幕。有一位善良的华裔女作家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的文字,去重温这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吧。

(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读课文先要读提示,看看编者的编辑意图是什么,看看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先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一生朗读。)

师: 有了这些提示,一会儿朗读课文时应该注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把握文章的语音语调。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作家的心声来。我们请五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分别来读引文和课文的四个部分。谁对自己有信心?请举手。( 五名学生依次读完全文。)

师: 感谢这些同学的精彩表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各位发表高见。( 生分组热烈讨论。)

生1: 课文分了一、二、三、四,四个部分。一般的课文没有。

生2: 课文里有引用诗句的地方,结尾还引用了孩子们写的那些话。而且字体与其他文字不同。

生3: 课文前面有一段名人名言。

师: 同学们发现得很好。其实,课文前面引用的作家萨特的话是正文之前的引文,它的作用是引出和介绍全文,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开始研读整篇课文吧。

师: 请男同学齐读这段引文,请女同学思考:如果只允许你从这段话里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词语,你会选择哪个词?( 男生齐读。)

女生1: 我选择“痛苦”。

女生2: 我选择“沉重”。

女生3: 我选择“美丽”。

女生4: 我选择“英勇”。

女生5: 我选择“残酷”。

师: 我看这些词语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谁看出来了?

生: 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作家萨特是因为南斯拉夫人民“残酷”而“痛苦”的经历才留下了“沉重的记忆”,又因为“整个民族的英勇”而变成了“美丽的记忆”。所以留下了既“沉重”又“美丽”的印象。

师: 刚才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现在的回答则更精彩。这样看来,我们就理解了什么叫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了。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对课文正文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正文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

( 生快速浏览。)

生1: 第一部分写作者来到坟地参观。

生2: 第二部分写作者观看朗诵、合唱等演出活动。

生3: 第三部分写作家们的讨论。

生4: 第四部分写被残杀的人留下的最后的文字。

师: 大家概括的很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呢?

生5: 作者的行踪。作者先参观了被害孩子们的坟地,然后观看了纪念演出活动,接着和世界各国作家进行座谈,最后亲眼目睹了那些人的遗书。

师: 对,最后一部分应该是作家参观纪念馆的一个特写镜头。作家通过四部分记述了自己在事件发生47年后参加的悼念活动,以此来再现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反衬出法西斯的惨无人道。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记述整个活动呢?作家是如何自如地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呢?

生6: 我觉得,作家去参观孩子的墓地,当地的人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都是在回顾历史,而作家们的座谈讨论,是在面向现实,指引未来,表达全世界人民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师: 啊,他不但看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且还看出了文章对于未来的指引作用。这么深刻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用心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用心体会,有所收获。

三、局部探究、研读第一部分

师: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距离作者写作的47年之前,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件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民,以至于当地人们现在每年都要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师请一生朗读课文第一部

分。)

生1: 有300个孩子被纳粹分子杀害了。

生2: 他们不但杀孩子,也杀普通的市民。一共有七千多人在一天里遇害了。

师: 这些可以说是沉重的记忆,那么,有没有美丽的记忆呢?

生1: 那个拒绝与纳粹合作的教师英勇地牺牲了,他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记忆。

生2: 孩子们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很美丽。

生3: 有两个幸存者现在还活着,也可以算是美丽的记忆。

师: 这些人顽强不屈的精神的确给我们以美丽的记忆。作家正是要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来让人们记住历史,从而激发人们对于和平的热爱,进而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更好地再现历史,作家运用了不少意味深长的语句,我们试着在第一部分里找出一两处这样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生4: 我觉得第一句话就写得很好。它只用了四个词语———“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就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哀的气氛。师: 有道理。所以,读这句话时

一定要放慢语速,读出这种悲情、悲境来。

生5: 我觉得那位老师所说的“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是很有深意的。这里的“最后一课”让我想到了韩麦尔先生给小弗郎士上的最后一课。而这位老师也是宁死不屈,为自己的学生上了最后一节爱国主义课。

师: 联想很丰富,而且读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才是高质量的阅读,我们为他鼓掌。

生6: 我看了课后的练习题,那里面有一道题,问第8段里的“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  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这句话里的“全是”表达什么感情,我想这也是作者故意要强调这些被杀的人都是不该被杀害的,这也是意味深长的。

师: 你分析得很对,作者越是强调被害者的无辜,就越能体现纳粹、法西斯的残暴,也就越能体现文章的主题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四、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师: 我想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对战争的罪恶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课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进行拓展学习,可以观看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找找描写战争的古诗词,也可以搜集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等,加深我们对战争的理解和对和平的珍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衔接导入

教师先请一名学生板书上节课所学课文的题目和作者,然后请一名学生口头回答课文的主题。( 请学生板书, 可以加深印象, 也可以借机纠正一些诸如笔顺等写字上的错误习惯。)

二、阅读体验、互动交流

师: 这是一篇以和平为主题的文章,课文以作者参加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为线索,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作家来到坟地的所见所闻。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请男同学齐读第二部分,其中引用的诗句由女同学来读。( 生读课文。)

师: 第二部分记述了作家参加朗诵、合唱等演出活动的情况。其中有一句话,是对这一活动意义的高度概括。请找出来。

生1“:人,是健忘的。”

师: 哦,那既然“人,是健忘的”,南斯拉夫人民为什么还要年年搞纪念活动呢?这些纪念活动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师:很好,这句话在整个第二部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当于中心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历史与现实,悲哀与美丽,真实与荒谬,这是三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它们怎么能统一于一体,该如何理解?

生3: 历史是指南斯拉夫人民惨遭杀害的事件已经是历史了;现实是指眼前的纪念活动。二者此刻融合了。

生4: 悲哀是指人民举行纪念活动时很悲哀;美丽是指 

师: 人民举行纪念活动时肯定是悲哀的,但这种悲哀最主要来自于什么?

生4: 悲哀是因为历史上的悲惨事件。

师: 对,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美丽则表现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是美丽的。悲哀与美丽融合在一起了。真实与荒谬怎么理解?

生5: 历史事件是真实的,今天的纪念活动是荒谬的。

师: 是吗?历史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今天的纪念活动难道不真实吗?无论历史上的罪行,还是今天的纪念活动,都是真实的。绝不能认为今天的纪念活动是荒谬的。那么,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究竟什么是荒谬的呢?( 生沉默思考。)

师: 这一历史事件中最荒谬的因素在于纳粹杀害了无辜的南斯拉夫人民,甚至包括300名儿童。无辜而惨遭杀害,这是最荒谬的!

师: 作者引用南斯拉夫女诗人迪桑卡的诗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6: 表达孩子们不久以后就被杀害了。

师: 你说得不错,但这一点又是为了表达什么呢?

生6: 表达“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

师: 非常好,你读书读得很认真。其实作者在文章里已经告诉我们了。作者用这些诗句表达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作者越是歌颂孩子的可爱和希望,越是对纳粹罪行的控诉。

师: 塞尔维亚人用这样的纪念活动来表达什么?

生7: 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师: 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希望世间消灭战争,永远和平。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生7: 南京大屠杀。

师: 两个历史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作者最后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不能忘记的是什么?

生8: 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教训。

师: 说得非常好。人,再健忘,也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师: 文章第二部分以回顾历史为主,而第三部分则过渡到面向现实。我们先来读一下这部分内容。( 师指定数名学生朗读。)

师: 这部分有一句话表明了由历史到现实的过渡,谁注意到了?( 生踊跃举手。)

生1:“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

师: 不错,正是这句话。文章第三部分写作家们参加座谈会的情景。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多位作家应邀参加了1988年南斯拉夫人民纪念克拉库耶伐次事件的活动,作家们围绕“放逐与文学”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文中写了几国作家的发言?( 生讨论后明确: 4国。美国、中

国、西德、日本。)

师:写美国作家安格尔时,作者引用了他的一行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如何理解这句诗?

生2: 黑色是人们为了纪念死者,说明死的人很多。

师: 思路非常好。“这儿”指哪儿?

生2: 南斯拉夫。

师: 不够准确。再想想。

生2: 克拉库耶伐次。

师: 对,是指发生过灾难的小城。黑色往往和什么有联系?

生2: 死亡、悲哀、痛苦。

师: 对。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诗人是说,视线里满是人们为纪念死者而穿的黑衣或者戴的黑纱,所以显得明亮,而且是太明亮。就是明亮到有些刺目的程度。诗人对南斯拉夫人民怀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3 : 理解、还有同情。

师: 对,美国作家对南斯拉夫人们充满了理解与同情。我们再来看西德作家明赫白的表现如何?( 师请生齐读第27段。)

生4: 认错了。

师: 对,西德作家是承认错误了。但这种认错不同于我们同学犯了一个小错误之后的认错。你用的词语还不够准确,程度不够。谁再换个词?

生4: 忏悔了。

师: 对,这个词就准确了。而且应该说这是一种真诚的忏悔。为什么?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位西德作家亲手杀死了那些孩子?

生( 齐) : 不是。

师: 那他为什么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

生4: 因为他是西德的作家,正是他的国家的人当年杀害了那些无辜的孩子。

师: 对,所以我们说他是真诚的忏悔,他是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犯的错误在作忏悔。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他说“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为什么?

生5: 因为他是一个西德人,历史上西德人制造了南斯拉夫人们的惨案。他是杀人者的国家的人,而其他作家很多是受害者的国家的人。师: 对,按常理来说,这两个国家的人是不会坐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战争的年代里。而现在,西德作家和南斯拉夫作家坐到了一起,所

以,明赫白为此而感激。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的表现吧。请一位同学朗读日本人的发言。( 生读。)

师: 南京大屠杀是历史的事实,日本人在这里也承认了,但我们知道,日本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承认这一事实,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里也没有侵华战争这段历史。日本人说“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谁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生6: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结果,美国就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一枚在广岛,一枚在长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了。

师: 非常好,这个同学对历史了解得很多。所以说,日本人民虽然也是受害者,但日本政府对外率先发动了非正义的战争。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同属于法西斯阵营。但日本人和德国人今天对待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师: 如果说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那么,日本人这算什么?

生7: 狡辩。

师: 太好了。你用的词非常恰当。我在另一个班上课时那里的同学用的词语是“辩护”。我认为不太准确。因为“辩护”一词是个中性词,可以是为好的事情而作解释。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显然不够明确。这里,我们必须说,日本人是一种狡辩,而且是自私的狡辩。

师: 而且,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对西德人和日本人的称呼不同。他称“西德人”为“作家”,却称“日本人”为“日本人”,为什么?

师: 参加座谈会的这些人,身份都是作家,西德人是作家,日本人也是作家,他肯定不是个扫地的。( 众生笑) 那为什么作者称“西德人”为“作家”,却称“日本人”为“日本人”呢?作者是有意而为之的,不同的称呼表达了他的爱憎感情。表现了他对西德作家的尊敬和

对日本人的鄙夷。

师: 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发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细节。“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这个细节描写说明什么?

生1: 世界各地的许多作家原谅了西德作家。

生2: 作家们对西德作家的尊敬。

生3:人们同情并支持西德作家。

师: 大家理解得很好,再深入想一想,这也表明了人们对日本人的什么态度?

生1: 对日本人的轻视。

生2: 作家们对日本人的讨厌。

师: 非常对,充分表达了作家们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日本人被孤立了,许多人和明赫白握手,却没有人答理那个日本人。

师: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场悲剧中最感人的部分———孩子们在最后的时刻留下的片纸只字。( 生齐读第四部分。)

师: 人们临死之前留下的话应该叫什么?

生( 齐) : 遗言。

师: 这些遗言中,有一句跟这篇文章的题目有关,是哪一句?

生1“: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

师: 有一句表现了这一事件的性质,是哪一句?

生2“:永别了美莎  ”

师: 再想想,还有没有更贴切的?

生3“: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

师: 对。还有一句,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是哪一句?

生4“:孩子们为父报仇。”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师: 可以说,这些临死的人用自己英勇的行动为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就如同那位英勇不屈的南斯拉夫教师一样。他们用自己的悲剧向世界昭示“世上再也不要有战争和屠杀了”,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师: 这节课虽然该结束了,但我们对于战争的思考还应该继续下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