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小说的三要素
人 物
情 节
环 境
整体感知
说说本文的三要素。
抗日战争的岁月里
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
过于自信和自尊。
干瘦却特别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1.过于自信:
如 P.11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P.11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P.12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P.14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P.15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人物形象分析
2.过于自尊:
如 P.15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P.16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P.16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我们刚才品味人物的对话,谁能给老头子下一个鉴定?
具体性格特征:(英雄性格)
有爱国抗日的热情,
有老当益壮的气概;
自尊自信,固执任性; 爱憎分明,有勇有谋。
归纳
学习与探究
二、人物描写的艺术探究:小说是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传奇色彩
1、年近六十,老当益壮,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封锁线,保证部队的供给和战斗力。
2、手无寸铁,只一人就把十几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1、强烈的反差来渲染。
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以女
孩的怀疑来反衬;叙述过程中
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
小组合作: 芦花荡的景色这么优美,你能在课本里找出有关这方面的环境描写吗?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
点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精神境界
加强抒情韵味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了……地域风格
提示了……时间、季节
渲染营造了……氛围
社会环境: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1、衬托人物……心理 2、交代人物……身份
3、表现人物……性格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第四步:结合文章中心作答
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夜晚……目标好象就是天上”
景物一:
质疑
将“呆望着”改为“望着”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呆望着”非常生动地写出了鬼子兵十分注意地看却无法看清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情;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质疑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这句话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
用苇子生长的姿态,暗含抗日军民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她们长大成人了”
景物二:
写冀中农村的夏秋之景,抒写了人民忍受苦难的艰辛,对家乡的眷恋,对胜利的渴望。
“在那里,------正在迎风飘散。”
景物三:
质疑
关于芦花的描写,是否偏离了战斗情景?说说你的理由?
没有偏离。用美丽的芦花,衬托老人报仇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总而言之,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
点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精神境界
加强抒情韵味
归纳
环境描写
例子:
1、第1段
2、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3、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6、8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
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环境描写的作用
另一个是简洁朴素的人物对话,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教师小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理清情节,品味语言,我们明白了孙犁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有两个:
一个是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