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雨说》这首诗以“雨”为抒情主体,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采用第一人称,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受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全诗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和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愿。全诗语言活泼、温柔、亲切,如同一阵清新的春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
(二)学法引导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朗,节奏欢快,适合朗诵。通过诵读,准确地把握本诗喜悦、轻快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内容。并注意体会拟人化的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审美鉴赏
灵性充溢的童真美
诗人借春雨这个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倾诉了拳拳“爱心”。如果说这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那么这种爱是活泼欢快、亲切感人、充满灵性的,诗人的童真令人动容。
诗人的笔下,雨是诗的主角,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都有了生命;柳条、石狮子、小燕子、旗子都带有了情感。春雨里,一切形象都是那么可爱、活泼,孩子般的单纯明净。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聆听到的岂止是作者对孩子们的鼓励和关怀,分明看到了作者灵性充溢的童真美!
(四)重难点突破
1.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拥有怎样的感情基调。
【析】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抒情性。诗人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字里行间,读者通过文字的界面领悟、体会出作者感情,是读懂、理解一首诗的前提和关键。本诗中的“雨”是爱的化身,是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天使形象。因此,朗读本诗,宜采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喜悦的感情。
【参考答案】略。
2.理解性朗读全诗,分析“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表现了春雨怎样的精神?
【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整体把握诗的内涵,领会本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她要探访大地;“雨”接着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还说自己“来的地方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最后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所有这些说的话,集中地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不难看出,春雨具有奉献自己、为人类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
3.联系诗的内容,说说本诗“副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析】好多文章,包括诗歌,当正题的含义比较含蓄、不易读懂时,常常拟一个副标题起辅助说明的作用。此副标题既是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本诗的内涵,也是让学生注意了解本诗在写作上的这一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的副标题既点明了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又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表明了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的时期,旅居海外已久的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4.试举例分析拟人化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析】这首诗明是写一场“春雨”,实际是以物写人,充分赋予“雨”以人的情感、性格,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适合儿童阅读,易于打动读者。
【参考答案】本诗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采用拟人化手法。首先是对“春雨”进行拟人的描写,让“雨”喃喃细语,具有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爱的使者形象。其次,诗中对不少其他事物也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等等。
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抒情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切合儿童的心理,从而能够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