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 雨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 雨说

  • 格式:  PPT
  • 大小:  1.72M    15张
  • 时间:  2016-02

《雨说》ppt课件(28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雨说》ppt课件(28页)
2 雨说
开江县灵岩初中 欧海浪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读出雨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曾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3年大学毕业,1968年赴美,取得艺术硕士学位。    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有《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把握感情基调——
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注意节奏重音 ——
运用以上方法再次朗读诗歌,
并体会诗中的“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诗中的“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它给孩子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根据情感变化
第一节读得急切,表达对雨之企盼;
第二节读得轻柔,以示对雨之关爱;
第五节读得欢快,传达喜悦之情;
第八节读出高昂,把感情推向高潮。

每人诵读一小节,试着读出春雨的美好形象,
并揣摩诗人想借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于1979年(本文落款时间),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诗人虽然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热情关注着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本文副标题)。所以诗中的雨既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真诚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品出雨韵
可以从诗的意象、诗的语言、诗的手法、诗的结构、诗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自主品析。
拓展练习
友情提示:
(1)回忆下雪时的心情和行动,用自己的语言(尝试雅句和口语相兼)抒发真实感情。
(2)可以借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3)注意联想与想象。 (4)注意诗歌的押韵。 (5)农谚:“瑞雪兆丰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作业:
1、修改小练笔,抄写到作文本上,并读给父母听听。
2、推荐阅读:余光中的《雨声说些什么》,郑愁予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