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雨说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⑴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词的字音。
能力目标:⑴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⑵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情感目标: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
九年级学生对诗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把握欣赏的角度,因此本诗的学习我采用朗读和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可以把本诗学活。
这首在内容上相较与其它诗歌来说并不难理解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时,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使朗读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并能理解诗歌的主旨及写法。
本诗创作于1979年,学生对于那段历史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在教学中要把相关的历史资料穿插于教学之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大自然的花开花谢,星沉日落,雨雪风霜,常常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无限的感慨。特别是一些难忘的时刻和事件,总是和它们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回忆增添了无限的浪漫。
古往今来,雨都是自然的精灵,文人墨客们用最细腻的感情感受雨,用无数美妙的诗句描绘雨。
⑴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⑶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走进郑愁予的“雨说”世界,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词语把握:
田圃(pǔ)禁(jìn)锢(gù) 留滞(zhì)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2)学生自读《雨说》共同探究应以什么样的语调来读本诗。 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因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传达喜悦之情;第六节雨告诉我们大家她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说明他的童年是很幸福的。所以这一节应读出幸福的感觉,因为作者的童年很快乐。第七、八节应在亲切中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着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自,所以我们要在亲切之中读出欣慰和满足之情。
(3)播放音乐,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那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意境。
2、具体研习。
(1)通过朗读我们想一想春雨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春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像?
(明确: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 快乐地安息。
雨是春的使者、慈祥的母亲、爱的化身等等无论是什么在她身上都体现出了爱;体现出了温柔;体现出了亲切;体现出了愉悦;体现出了幸福.)
――那么整首诗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是拟人是春雨在跟我们说)为什么要用拟人化的手法呢?(明确: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整诗的内容我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那么大家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提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举例:1、雨在第六节为什么要介绍自己的身世,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明确:前面已经提过这里交代了它的童年是幸福,这里也许同学们会疑惑它的童年幸福难道别人的童年就不幸福吗?是的这首诗写于1979年,1976年我国刚刚结十年的文革的灾难。在文革期间人们是不难随便乱说话的,小孩子同样不例外。虽说经历文革的严冬春天来了,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敢快乐地笑;不敢快乐地生活;讲述自己幸福地生实际上是说自己希望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同样要幸福)
例:2、诗中有两处写到了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你怎样理解“笑”的内涵?找出这两节诗中几个生动传神、极富想象力的诗句加以品评。(明确:“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这两节诗都强调“雨”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是“雨”这位爱的天使鼓励孩子们要勇敢、乐观地生活,祝愿他快乐)到这里我们就能知道了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了吧!
(明确:就是希望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能自由快乐地生活)
标题探究:这首诗“雨说”是正标题,为什么作者又要加上一个副标题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明确: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了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才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
3、品味诗的语言美:找一找这首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诗句写很很动人?找出来与大家共同感受?
举例: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这个句子中的织 我呼唤每一孩子的乳名
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课外阅读郑愁予的《错误》,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