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8 *竹影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18 *竹影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竹影》教学设计1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了解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4.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小组内试着分析。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北宋有个画竹的名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都有不少人登门求画,他画竹的妙诀在于: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经常观察,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刻于心。诗人晁补之称:“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同学们,你们对这一节课作好了准备吗?有信心和我一起上好这节课吗? 
2.请学生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扫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以“竹影”为题,主要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写人物活动?(活动) 
2.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写了哪些活动? 
(合作探究,同桌讨论.) 
3.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板书:看天 看影 描影 谈画画 
三、品读课文 
1.听录音读1——3自然段,边听边在文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伙伴们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句子。 
2.学生说句子,感知童趣。 
3.投影出示句子,齐读、品味。 
A.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跳将过来。 
B.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C.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 
D.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4.佳句赏析。 
导语: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天真可爱,作为一篇散文,文章的所表现的意境美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这段话: 
A、出示投影: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这段话其实就是交待时间的,但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美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 
B、通过指导理解、赏析、朗读,品味语言的生动性,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爸爸看在眼里,并且参与其中指导了一番,使孩子们对中国画技法了解不少。那么中国画在画法上和西洋画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5、6自然段,直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5、学生小声朗读5、6自然段,回答问题: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6、投影出示句子:“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指导理解。 
7、比较鉴赏。(进一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四、质疑释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拓展延伸,走进童年: 
导语:作者通过童年描画“竹影”的游戏悟出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看来艺术并不是一件神圣、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许童年的你也曾经有过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从游戏中获得了一些艺术上的启示,谁能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说童年。指名学生叙说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2.说说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教师小结:其实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发现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寻找美、发现美。 
七、作业: 
小练笔:写童趣。(要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