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诵读课文,积累“念”、“但”等文言词汇,能参照注释口译全文。
2、赏析文中写景句子,体会其意境。
3、读懂苏轼,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生已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时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为主。
重点:疏通文意,赏析写景的句子。
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五步八环”教学活动
宁都二中 胡春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李白是这样描绘月色“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面对这样的美景,苏轼又是怎样描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去承天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1、诵读课文,积累“念”、“但”等文言词汇,能参照注释口译全文。
2、赏析文中写景句子,体会其意境。
3、读懂苏轼,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学情调查,调整预设
1、从题目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2、介绍作者及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公元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投进监狱。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无住所,无薪俸,近于流放。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主要字音、停顿、节奏)。
四、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2、圈点勾划出学习中不懂的问题。
3、小组成员就文言词汇或句子出题互考对方。
4、积累文言词汇:欣然、念、遂、相与、盖、但。
五、交流集智,合作探究
文章虽短,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两”!如两个人、两处景、两个反问句等等,请找出来细细品味。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作者和张怀民关系如何?从文中哪些字句看出来的?
2、品味写景:①第一处景:从“解衣欲睡”到“欣然起行”作者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②第二处景:庭中写景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月色什么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此刻的心境?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好不好?作者自称“闲人”,结合背景说说“闲”在哪里?被贬却有“闲人”的赏景心情体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展示提升,解疑释难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成果,理解课文,把握主题。
七、总结归纳,评价激励
1、“两”(叙事、写景、抒情)与“闲”(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复杂的心情)
2、教师寄语: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八、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当堂背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 , 起行。念 ,遂至 寻 。 , 步 。庭下 , ,盖 也。何夜 ?何处 ?但 耳。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欣然( )起行 (2)念( )无与为乐者
(3)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相与( )步于中庭
(5) 盖( )竹柏影也 (6)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课外练笔。学习文章的写景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家乡的夜空。
附:板书
人(叙事) 闲雅之人
景(写景) 两━━━闲 清闲之人 乐观、豁达
问(抒情) 悠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