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朗读课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通译课文,积累重要文言词义。
3、品析文中写景的语句,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品析文中写景的语句,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走近作者:
有这么一个人,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有位作家给这个人下了如下结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这个人就是苏轼。1083年,因“乌台诗案”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俸薪,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
2、字音检校:
(1)水中藻、荇交横 (2)盖竹柏影也
3、诵读课文:
(1)学生听读,核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一至两遍。
4、通译课文:
自主翻译:
温馨提示:a、参考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b、坚持以直译为主,个别句子须调整语序。C、可口译,亦可将译文写于下面的空白处。
(2)合作翻译:
温馨提示:以对子或小组为单位,重点解决在自主翻译中遇到的难词难句。
1、赏小组翻译之美:
要求:a、任意抽选六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空手上讲台,面对全班一字排开。
b、余下的同学中选一名同学朗读原文,一人一句(逗号即为一句)。
c、其他同学听译,找“茬”,待小组翻译结束后,举手指正。
2、品文章修辞之美:
(1)文中描写月色最精彩的句子是什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句子的赏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澄澈,营造了一种空灵、清丽、淡雅、宁静的意境。
(3)例句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1、划分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词语释义:
(1)解衣欲睡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怀民亦未寝 (6)相与步于中庭
(7)相与步于中庭 (8)庭下如积水空明
(9)水中藻、荇交横 (10)盖竹柏影也
(1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