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大自然的语言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知识与技能:学习阅读科普文章;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结合电化教学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感受品味生动形象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人在本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大都是农村儿童,加上乡下学生不太重视教育,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尤其是班中有几位学生智力相对较低,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还有5-6名学生从一开始基础太差,习惯也不太好,也比较难以独立完成作业。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指读水平。还有一两个是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认,一篇课文十有八九不会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4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全面超标的学生只有1个,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5人。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智力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重 点: 学习本文有条理说明事物的方法,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难 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导语:同学们好,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问候,还有我们平时互相交流和表达感情,我们使用的是语言,这是我们人类的语言,那么大自然有语言吗?对,大自然也有语言,白云飘得高高,今天准是晴天,蚂蚁在搬家,出门要带伞,大自然还可以给我指引方向,下面我们还看一首小诗,出示幻灯,请同学读,大自然除了可以指引方向还可以告诉我们四季,万物复舒,大自然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我们听到了夏天的声音,层淋尽染,叶落知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严寒.大自然并没有跟我们对话,我们却可以从大自然的现象中预知冷暖,辨别方向,感知四季,大自然还可以向我们传达更多更多的信息,这些大自然的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科学家竺可桢来一起来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一.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及作者。
下面,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读一遍课题。
教师评价:你们的声音也让大自然的语言变得更加响亮。
二.出示学习任务。(幻灯)
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我们来看一下:一.感知一文,积累一点,概括一下。二.选读课文,理理顺序,学学知识。三.精读一节,品品语言,说说味道。
一.感知一文——积累一点,概括一下。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感知一文,积累一点,概括一下。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在文中积累你认为好的词语。二是仔细读课文,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
1.分享学习成果。
对于作者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
问题(1):说一说你都积累了哪些词语?(学生发言)
师: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对我们的说话和写作都有帮助,我们要把它们记住。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请大家齐读,每个词读两遍。
(出示幻灯: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论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2):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围绕你概括的中心句获得了哪些有关物候的主要信息?
师:相信大家都能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的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根据你找的中心句,概括的说说你都获得了哪些有关物候知识的主要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物候 关系 因素 意义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也能像老师这样,作一个物候知识摘录卡。我们来看下都摘录了哪些内容。
(幻灯:物候知识摘录卡:略。)
师:作者先从四季物候现象写起,从而引出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然后说出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并作出科学的解释,再接着告诉大家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究其因果关系,最后阐释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从现象说到本质进行阐述,很有条理。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物候对农业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研究物候学势在必行,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的你们,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你们肩上,我们应不应该学好物候学?
学生齐答:应该。
二.选读课文——理理顺序,学学知识。
师:好那就让我们来继续研究一下,进入第二环节,选读课文,理理顺序,学学方法。
1.请同学们默读6-10段,看一看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五分钟后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迅速而又准确的捕捉到这一信息的呢?文章当中有提示性词语,也是标志性词语,他们是?(学生:首先,其次,第三,最后。)
2、这说明作者已经为它们的出场安排好了顺序,现在我们考虑一下,我们能否将这四个因素调换一下位置?为什么?(学生试答)
小结: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此外,前三者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借助图片,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
师:为了让大家更能明白纬度和经度对物候影响程度的大小,我们来看两组图片。(出示图片)
这两个城市一个在我国的北方,一个在我国的南方,这就是纬度的差异,我们都喜欢旅游,那么冬天我们喜欢去?夏天我们喜欢去?
再看一下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同一纬度,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就相对纬度小得多。北京是内陆,大连是沿海,在我国的内陆的春季要比沿海的春季早到一点儿。
4.我们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季节向我们展示着它特有的美景,这也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大自然上大作文章,有很诗句都反映了物候现象,我们来看一首。
出示: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提示: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物候现象?说明了影响物候的第几个因素?这首诗最能体现文章这一因素的哪一句话?
(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花开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小结:是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如作者所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让我们用我们灵动的双耳,聆听写在这青山绿水间,摇曳多姿的大自然的语言吧,读一读四季美景,听一听四季虫鸣。
一.感知一文——积累一点,概括一下。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感知一文,积累一点,概括一下。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在文中积累你认为好的词语。二是仔细读课文,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
1.分享学习成果。
对于作者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
问题(1):说一说你都积累了哪些词语?(学生发言)
师: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对我们的说话和写作都有帮助,我们要把它们记住。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请大家齐读,每个词读两遍。
(出示幻灯: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论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2):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围绕你概括的中心句获得了哪些有关物候的主要信息?
师:相信大家都能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的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根据你找的中心句,概括的说说你都获得了哪些有关物候知识的主要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物候 关系 因素 意义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也能像老师这样,作一个物候知识摘录卡。我们来看下都摘录了哪些内容。
(幻灯:物候知识摘录卡:略。)
师:一朵花,一棵草,一片叶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边说边板书:画一朵花把板书内容包含起来。
师:作者先从四季物候现象写起,从而引出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然后说出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并作出科学的解释,再接着告诉大家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究其因果关系,最后阐释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从现象说到本质进行阐述,很有条理。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物候对农业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研究物候学势在必行,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的你们,这个重任就落在了你们肩上,我们应不应该学好物候学?
学生齐答:应该。
二.选读课文——理理顺序,学学知识。
师:好那就让我们来继续研究一下,进入第二环节,选读课文,理理顺序,学学方法。
1.请同学们默读6-10段,看一看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五分钟后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迅速而又准确的捕捉到这一信息的呢?文章当中有提示性词语,也是标志性词语,他们是?(学生:首先,其次,第三,最后。)
2、这说明作者已经为它们的出场安排好了顺序,现在我们考虑一下,我们能否将这四个因素调换一下位置?为什么?(学生试答)
小结: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此外,前三者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借助图片,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
师:为了让大家更能明白纬度和经度对物候影响程度的大小,我们来看两组图片。(出示图片)
这两个城市一个在我国的北方,一个在我国的南方,这就是纬度的差异,我们都喜欢旅游,那么冬天我们喜欢去?夏天我们喜欢去?
再看一下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同一纬度,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就相对纬度小得多。北京是内陆,大连是沿海,在我国的内陆的春季要比沿海的春季早到一点儿。
4.我们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季节向我们展示着它特有的美景,这也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大自然上大作文章,有很诗句都反映了物候现象,我们来看一首。
出示: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提示: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物候现象?说明了影响物候的第几个因素?这首诗最能体现文章这一因素的哪一句话?
(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花开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小结:是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如作者所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让我们用我们灵动的双耳,聆听写在这青山绿水间,摇曳多姿的大自然的语言吧,读一读四季美景,听一听四季虫鸣。
三.精读一节——品品语言,说说味道。
师:我们来进入最后一环节,精读一节,品品语言,说说味道。
品读第一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听读。
师:下面同学们听读第一小节,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用“ 我听到(我看到).......,我知道......” 的句式说一句话。
2.出示老师重新拟的一段开头,和原文对比一下,哪个更好?
生:原文好.因为原文用了修辞手法.
师生共同赏析课文.
分析:作者用拟人化的语言写了春景,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朱自清的《春》,一切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水……太阳的脸……小草……。正如本文一样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得淋漓劲至。
3.配乐并齐诵第一小节,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优美语言。
师:这就是生动形象的语言带来的魅力。如此优美的语言,有哪位同学想来尝试一下?给你一个机会,来读一读第一节,把它读出味道。
再次配乐齐读.
小结:可见第一小节的每个词都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4.问题:从四季中你们都读到了哪些四季的语言?
出示幻灯.这些词语对我们以后的写作都有帮助.我们要作积累.
我们从现在起,就要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花草,认真记录,相信有一天,你也会告诉在坐的老师和同学,在什么季节什么花最先绽放它的花蕾。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业:
从作者生动的描绘中,我们知道无论是春日的桃红柳绿,还是冬夜的冰天雪地,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些奇妙的语言吧。
(幻灯)例如:大自然每天用不同的语言同我们说话:早上的太阳亮亮,午后的雷声作响,告知了天气的语言。鲜艳的花儿,枯萎的落叶,告知了季节的语言。蚂蚁的勤奋工作,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