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斗笠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2、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教育学生要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这是一首包含着母爱和乡情的现代诗,作者借斗笠来抒发母爱和乡情,住在城里的学生很少见到斗笠,所以,必须让学生认识斗笠。初读诗歌是不难的,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表意之后,去挖掘蕴涵的情感,那是要在充分朗读,走入意境之后,才能有所体会的。所以,我设置了多种方式的读,开火车读、有节奏齐读、师配乐示范读,这样把学生带入情境,才有味道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这顶斗笠所包含着的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
3、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许多古诗句,有各种类型的,例如,写友情的;写风景的;写母爱的------,现在,有谁能背背有关母爱的诗句。学生背诵《游子吟》。这首诗写出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和不尽的感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母爱的诗歌,题目呢,先不告诉你,我们来认识一样东西吧。
多媒体课件出示斗笠图片,师问:哪位聪明的孩子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学生反馈。
出示斗笠资料
指名读
2、师:对,这是一顶斗笠。
生活中,斗笠很普通。但诗人王宜振笔下的斗笠却寓意深刻,这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恋和关爱。今天,我们就随诗人一起走进《斗笠》诗中,去感受一下这血融于水的亲情吧!(课件出示课题,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斗 笠
3、齐读课题。这是一首现代诗,学习诗歌,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读,只有在一次次的读中,才能逐步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中理解、读出味道,下面我们就来读这首现代诗吧!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小组合作,自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找出生字或难读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写字,戴。
2、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五个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三、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1、诗歌不同于读一般的文章,它字数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读好了,会琅琅上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请同学们拿出笔,大声的朗读诗歌,找找感觉,划划节奏,注意不要划破词语哟。
2、指名读一节,检查划分节奏情况。
课件出示划好节奏的课文。
3、师:划分节奏可以根据你的个性化朗读来确定,但有一个要求,不能划破词语,老师也划分了节奏,大家有节奏的齐读,享受节奏美。生齐读
3、师:老师刚才认真听了朗读,读得很好。对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四、三读诗歌,理解诗意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诗歌。
这是一首现代诗,感情丰富。看到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你们愿意听吗?(师配乐朗读全诗)
怎样,老师读得好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感觉好像是谁在和你说话?
师:这首诗歌就是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一顶斗笠饱含着深深的母爱,下面我们继续读,大家在读的时候,记得在拿起笔从书上找出,母亲向孩子叮嘱什么。
指名读,问:你从这一节,听出了母亲叮嘱了什么?
生:我从这句“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
听出了母亲叮嘱我要做——故乡的一朵蘑菇
板书:做——故乡的蘑菇
师指名读第二节,问:你听出母亲叮嘱了什么。
生:听出了母亲叮嘱我听——故乡的声音
板书:听——故乡的声音
师指名读第三节,问:你听出母亲叮嘱了什么?
听出了母亲叮嘱我采——故乡的温暖
板书:采——故乡的温暖
师指名读第四节,问:你听出母亲叮嘱了什么?
听出了母亲叮嘱我闻——故乡的芬芳
板书:闻——故乡的芬芳
师指名读第五节,问:你听出母亲叮嘱了什么?
听出了母亲叮嘱我戴——故乡的明月
板书:戴——故乡的明月
师:孩子们,从我们刚才的朗读中,从这些内容里,你知道了这首诗是表现什么情感的?
生:乡情 母爱
师:对,是的,诗歌确实表现了乡情和母爱,但是,这乡情到底有多浓,母爱到底有多深,我们必须走进诗歌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文字下面蕴含的丰富情感。
五、四读诗歌,品味情意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默读诗歌,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或乡情的句子。
预设
1、学生汇报第一小节的句子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
你怎样理解“不斜的身影”呢?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身影是挺直的。说明母亲希望我怎样?(健康)这是母亲在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了,树的姿态怎样?(挺直)象征着什么?(刚直不阿)对,母亲还希望我堂堂正正的做人。
课件出示板书:担心 身体健康 希望 堂堂正正做人
师: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师评价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2、学生汇报第2节
最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诗句是什么?(在斗笠中“编进鸟鸣”)多新鲜的想象!编进的鸟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读到这里你的脑海里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齐读这一小节)。这画面美吗?为什么?(因为它不光有美的声,还有----美的情。)这美的情在诗人的每一句诗,甚至是每一个字中静静流淌。
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你从“滑”中体会到什么?能不能换一个词?
是啊!诗人对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是细细推敲,准确表达。正如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诗《摸亮》中写道:“我摸一个词语,从嫩摸到老,我想把它摸亮;我摸一个句子从青摸到黄,我想把它摸亮。”
你该怎样读出母亲的这份细腻的关爱呢?(指导朗读)
生:我从这节体会到思乡情。
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师:是啊,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你听到了故乡的哪些声音?
生:故乡小鸟的鸣叫声
生:风吹过树林哗哗声
生:小河流水欢快的流淌声
生:春天来了,青蛙呱呱的叫声
生:孩子们玩耍的欢笑声
生: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声
生:弟弟妹妹晚上在灯下唱歌谣
生:外婆给我们讲故事的声音
生:爸爸睡觉的鼾声
学生每次回答之后,就请带着这种情感读
师: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温馨的画面!故乡呀,无论我远行千里万里,只要我戴上斗笠,你就在我的身边,从未离去,从未离去-----
带着这种情感,同学们,读——+
3、学生汇报第三节
生:我从后两句感受到妈妈的担忧,在寒冷的冬天里会冷,而戴上这顶斗笠就不冷了。妈妈在担心孩子的冷暖。
师:你读吧,想想妈妈的忧愁的面容,和那双凝望的眼神,读吧。
生读第三节
师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妈妈的忧愁的面容,和那双凝望的眼神。
4、学生汇报第四节
(4)对第四小节的点拨引导:
“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散步,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师:在第三节中,作者把斗笠喻为故乡的热土,那这里呢把斗笠比喻成什么?(故乡的花儿)这是母亲希望孩子不要感到孤单、寂寞。
5、学生汇报第五节
学生读:“孩子,它可是娘心头的亮光啊,让它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
课件出示板书:望见故乡的明月
师:这里作者把斗笠喻为什么?(故乡的明月)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和生命,孩子虽然在外,母亲的一颗心却时时牵挂,那一轮明月,就是母亲思恋孩子、关爱孩子的心)
不管孩子的路充满多少荆棘,不管前行的路途多么黑暗,母亲的爱就是悬挂在孩子头上的一轮月亮,一盏不熄的明灯,永远照耀着你,让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让我们握住这厚重的情感,读出心中的感动吧!
指名读
孩子们,也许,你们在读中已经深深地感到了母亲那份浓浓的爱,殷切的希望。其实,作者写下这首诗时,是在母亲节,他把这首诗献给日夜思念的故乡和母亲。让我们怀着对天下母亲的敬意,和诗人一起,读出对母亲的崇敬和思念吧(出示引读课件)
引读:如今,站在母亲的遗像前,我思潮汹涌,我多想听到母亲再说一声-——
如今,我来到母亲长眠的山谷,听到耳边鸟鸣声声,我仿佛听到母亲她说------
现在,我跪在母亲的坟前,捧一把故乡的泥土在胸前,母亲的话语又响在耳边——
现在,让我采一束花儿放在母亲的坟头吧,让伴我走过闹市的花香也伴母亲长眠-——
今天,戴上您送的斗笠,母亲,儿子又将远行。走过千山万水,儿子终于明白,您送给我的不只是一顶普通的斗笠------而是慈母深情。
五、领悟写法,仿写诗歌
1、课文借斗笠来抒发母爱和乡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请想一想,比如,妈妈送给你的手套, 为你织的毛衣,爸爸送给你的钢笔等,请模仿书上的句子写一写。
2、从这首诗歌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师:是呀,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是临别的依依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母亲时时刻刻在牵挂着我们,关爱着我们。我们也要用爱回馈母亲的爱。
3、齐读下面的诗歌,再次感受爱。课件出示《纸船》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师: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反馈。(写对母亲的爱和离别的悲哀。)
八、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搜集冰心、王宜振的诗歌读一读。
3、仿写诗歌。
板书:
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乡情
斗笠 感 故乡的温暖
闻 故乡的芬芳 母爱
戴 故乡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