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最后一课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6.最后一课

  • 格式:  PPT
  • 大小:  1.35M    35张
  • 时间:  2017-03

《最后一课》ppt课件(35页)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35页)2《最后一课》ppt课件(35页)2《最后一课》ppt课件(35页)2
奥运会成功举办
奥运选手夺冠
08年雪灾
5·12地震
……
你什么时候为祖国感到自豪或忧心,欢呼雀跃或热泪盈眶?
最后一课 ——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的自述 (法̣)都德
1、通过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2、从分析人物入手,深刻理解重点语句,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阅读分析能力。
3、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热爱母语、立志学好母语的精神和信念。
学习目标
作者与作品: 阿尔封斯·都德 1840~1897 Daudet,Alphonse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龚古尔学院院士。 他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 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时代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情节:
环境: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
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
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
duó hǎo sǒu ào
chéng yào shi qĭ dăo gĕng
dū xī fú láng
需要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 )宁可
( )安宁
nìng
níng
( )字帖
( )请贴
( )妥帖
( )强迫
( )强劲
( )倔强
tiè
tiě
tiē
qiáng
qiăng
jiàng
词语解释:
诧异:
懊悔:

哽咽:

宛转: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觉得意外和奇怪。
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形容声音的圆润柔和。
预习思考: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
2.小说以什么为顺序来展开的?
3.故事情节怎样发展的?
课文线索及结构
一、上学路上
二、上课之前
最后一课
三、宣布下课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到“先生的小院子里”
到“我真永远忘不了”
到全文结束
开端
发展
发展
高潮、结局
按图复述课文
思考与质疑
1、故事的开端看小弗朗士是怎样一个孩子?从哪里看出来?
2、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先一个词语概括,再填写下表: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穿戴一般
韩麦尔先生跺来跺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一向空着
异乎寻常!
3、当小弗朗士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心里感到怎样?
4、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时候,小弗朗士的心情是怎样的?
5、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表现怎样?
6、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小弗郎士心路历程
上学的 路上
看到教室里的气氛
知道是最后一课
上最后一课时
怕骂、贪玩
吃惊、诧异
难过、懊悔
悲伤、愤怒
(幼稚)
(成熟)
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在最后一节课上,小弗郎士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说他的这些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
贪玩 不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 不懂事
热爱法语 认真学法语
理解 同情 敬爱 留恋老师
热爱祖国 恨敌人
原因:
1、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的孩子
2、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影响
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震撼
(1).老师不同一般地温和;
(2).老师意外地穿上了礼服;

这些情况说明:这堂课很不一般。
暗示着这是“最后一课”。
1、韩麦尔先生有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
韩麦尔先生 服装、表情、动作、语言。
服装:穿礼服上课表示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表情:柔和、严肃、惨白、呆
语言: 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最后……” 评论法国语言
动作:用尽全身力气书写“法兰西万岁”
总结:韩麦尔先生漂亮的礼服,温和而又严肃的表情,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教诲,用尽全身力量写下的“法兰西万岁!”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普普通通的语言教师的职业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因此由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典型,更有代表性。
2、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柔和、严肃
痛苦、内疚
沉思、悲愤
合作探究
3、韩麦尔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普通人
一个可怜的人
一个爱国者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最后一次上课。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
一节课又一节课……
合作探究
4、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阅读24-29节,理解下列问题:
指出与“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相照应的句子。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
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了?
“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
在刻画韩麦尔先生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段文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篇小说环境描写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请从文中分别找出这些环境描写,然后,逐点概括。
根据以上分析请你用简洁的语句说说,这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

社会
环境
环境描写
环境
自然
环境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1、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
3、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
4、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
5、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

这些细节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细节描写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学生的无限期望以及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如何理解:“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钥匙——法国语言
监狱大门——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重点研读
总结全文
一、讨论主题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残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思想教育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总结全文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拓展延伸:
作业:
发挥想象力,以“下课以后”替小弗朗士写一则日记。
明天学得更开心!
开心!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