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文化经典研读
(二轮复习)
返回目录
文化经典研读
返回目录
【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
[注]①起:更加。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专题十 文化经典研读
返回目录
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
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
文化经典研读
返回目录
【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说,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
返回目录
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答案] 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返回目录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答案] 示例:我认为,学习应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中的学习,贵在学思并进,思问同行,如此方能有大学问、大思想,然后方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远游中的学习,其实是实践书本理论的关键,将书本上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则始有大胸襟、大眼界。在无止远游中,学习方有了更高的升华,人心亦终得到天地的洗涤。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注意紧扣“学习”论题,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大学》等)中的相关论述,同时要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
专题十 文化经典研读
返回目录
【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注】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 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返回目录
[答案] 要点提示: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从儒、墨兼用,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现实谈看法。(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经典研读。要求能够从材料中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概括,并对作者的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本题须抓住儒、墨的思想内核“仁爱”与“兼爱”的异同点来分析,且要结合原文展开。先表明观点,后分析。
返回目录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 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返回目录
[答案] (1)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意思对即可)
(2)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两个选段都谈到“仁”的问题,都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儒家强调“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第(1)小题考查共性,第(2)小题考查不同。分析时要同时兼顾两个选段,认真比对。答题时,应该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可照抄原文,含糊其词。
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孟子说:“仁者的行为,就如射箭:射箭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选做题中的文化经典研读题多以理解原文中的观点为主,选材范围包括《论语》《孟子》中的对话,以及《庄 子》中的寓言,甚至是古代文化名人的名言等。命题者的意图在于考查我们对文化经典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审视我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探讨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刻话题,探究古为今用的意义。
返回目录
一、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
从表现手法来看,不少经典论说较多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谈古论今,以小见大,借物喻人。而一些学生往往不理解寓言讽喻的意义,仅停留在对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的理解上,出现就事论事的倾向。 因此要弄清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推因求果,或溯果寻因,从而更好地掌握内容,准确理解寓意,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庄子·在宥》中有一则寓言:
云将在东方遇到鸿蒙,见他正拍着腿跳跃游行。云将肃然恭立,问道:“先生是谁?为何来到这里?”鸿蒙跳跃
返回目录
不止,回答一声:“遨游!”云将说:“我想请教一个问题。”鸿蒙仰面看他一眼,发出一声:“唉!”云将问:“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失调,四时失序。如今我想要融合六气的精华来养育万物,应该怎么做?”鸿蒙拍着腿跳跃着,转过头说了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三年后,云将又在宋国的原野上遇见鸿蒙,心中大喜,快步上前叩头行礼,希望鸿蒙给他指点,鸿蒙说:“随意漂游,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去向何方。无拘无束,游于无穷。此外,我又知道什么!”
联系《逍遥游》分析这则寓言表明了庄子在治理社会和对待人生上有怎样的观念。
返回目录
思路导引 解答这类题目,应先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甚至分层次概括出段意。力争做到深入分析,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上例中,第一段通过云将和鸿蒙的对话反映了鸿蒙回避了云将如何“融六气以养万物”的提问,表明了无为而治的观念;第二段,云将在原野上遇见鸿蒙,希望鸿蒙给他指点,鸿蒙说:“随意漂游,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去向何方。无拘无束,游于无穷。此外,我又知道什么!”充分表明了庄子主张无拘无束,逍遥天地间,追求人生的绝对自由的观点。回答题目时要看清问题的关键因素:在治理社会和对待人生上的观念。一个中心词,两个方面。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 ①庄子借鸿蒙回避如何“融六气以养万物”的提问,表明了无为而治的观念。②庄子主张无拘无束,逍遥天地间,追求人生的绝对自由。
返回目录
二、体察入微,求同辨异
从近几年的湖南卷来看,文化经典研读试题侧重对不同材料中观点的比较,既要求概括相同的观点,又要求辨析观点中的细微差别。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认真阅读试题材料,体察入微,细心比较,以期探求观点的不同角度与侧重点。
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
返回目录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①。”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③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
【注】 ①不若已:不如停止。②如:应当。③劝:鼓励。
返回目录
(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墨子所具有的共同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评述孔子和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情感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 材料一中孔子说:“(人)与鸟兽是不可同群的,我不同世人一起生活又同谁呢?假若天下太平,我孔丘就不参与变革(现实的活动)了。”由此看来,孔子认为自己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社会动乱、天下不太平。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返回目录
材料二中“故人”劝墨子放弃自己“为义”的理想,认为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了,墨子又何必独自为之而苦苦追求呢。墨子用十子中一耕九闲的事例告诉他,不能因为做的人少就放弃,恰恰相反,正因为 “行义”者少,才更应该积极而为。
两则材料都表现出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但孔子有种对现实的迷惘和无奈,而墨子则是积极乐观,信心满满。这可以从他们回答的语气和内容中分析出来。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 (1)坚定地为理想而奋斗、献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2)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充满着深深的怅惘。虽然“为义”的人很少,但墨子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乐观而自信。孔子更具人情、人性,墨子更具英雄气。
返回目录
三、议古论今,辩证分析
文化经典中的某些观点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可能有落后的方面。对此,分析时应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弟子规》)
返回目录
③“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吕氏春秋》)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发展到今天,请就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传统,谈谈你的认识。
思路导引 三段材料都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来阐释,但其中某些观点是落后不可取的,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因此在阐述如何“孝亲敬老”时就要辩证分析。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 对中华传统孝亲敬老文化,应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发展创新。对传统孝亲敬老文化中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要辩证地看待。如,父母辞世,要“守孝三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男婚女嫁,要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以及君对臣、官对民、父母对儿女的绝对专权等等糟粕,应一律摒弃,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新的孝亲敬老文化,以适应协调代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失分警示】
1.读不懂文字的“字面义”。弄懂文字的“字面义”是理解文本内容的“第一关”,很多考生文言翻译能力偏低,无法较准确地把握关键词句的“字面义”,过不好这“第一关”而致误。
2.对文本内涵的引申“失度”。对从文化经典“微言”中 引申出的“大义”理解要“适度”,理解得“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很多考生也深知这一道理,但由于他们长期受大而空的“套话式的”甚至是“政治口号式的”文本教学的毒害,没养成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做实事求是的引申的阅读习惯。
返回目录
3.断章取义,浮想联翩。任何文本都是浑然的统一体,理解其中的内容时必须时刻顾及“上下文”,如果断章取义,势必谬以千里。有些考生弃置这一阅读常识,理解文本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沿着一定的思维定式,浮想联翩而致误。
4.张冠李戴。晚于《论语》出现的《孟子》和《庄子》中常出现针对孔子的言行立论的言论,而且孔子、孟子、庄子也常不期而然地就同一论题各抒己见。因此,在理解观点时有些考生混淆彼此,张冠李戴而致误。
返回目录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12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论语》)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
【注】 ①达:通晓。②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引《诗经》章句来表达某种主张。③以:用。④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为时不久。
(1)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4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这些为学主张给你的启示。(8分)
返回目录
[答案] (1)孔子主张学以致用,(2分)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持之以恒)。(2分)
(2)①孔子要求弟子们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2分)②孟子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2分)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学以致用和专一有恒的重要性的认识。(4分)
返回目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平陆的长官,即孔距心)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开除不开除他呢)?”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牧场)与刍(草料)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返回目录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孟子的真正意图何在?(4分)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孟子向王“诵”了什么?目的何在?(8分)
返回目录
[答案] (1)告诫孔距心身为平陆的长官,对百姓要有责任感。
(2)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后来以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目的:让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返回目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注】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朱熹《论语集注》)
【注】 胡氏(胡寅,一说指父胡安国,或其弟胡宏)、靳裁之(胡安国之师),均为南宋大儒。
返回目录
(1)鄙夫“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是什么? (4分)
(2)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儒家的价值观并简要评析。(8分)
(1)根本原因:志于富贵(耻恶衣恶食)。严重后果: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会干)。
(2)儒家的价值观:志于道,而不志于富贵。评析:①倡导“安贫乐道”,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其积极意义;②鄙视“志于富贵”,反对“耻恶衣恶食”,但并不等于简单地鄙视富贵(从“志于富贵而已”中的“而已”可知);③孔子强调“安贫乐道”,最终是为了“事君”,这和现实中的要求(最终是为了人民利益),有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