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语文课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ppt课件
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阐释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主观性试题。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备考策略主要有:
熟知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2. 每种病句类型记熟一个例子。
3 . 熟悉常见的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方法。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事理的位置不当
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1、多层定语的次序不当
她是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 (B表数量的—表多少) +(C动词性短语—表
怎样的)
(D形容词性短语) (E名词)+ (F名词)
定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如果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的语序是:A、表领属性的(这东西是属于谁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2、我仔细观察了公园里的(领属性的)那棵(指称)长了几百年的(动词短语)大(形容词)柏树。
注意两点:
1.表示数量的词或短语位置比较灵活,例:一次愉快的旅行|愉快的一次旅行。在表达上不产生误会,但习惯上仍是表数量在前为好。
2.表示同一性状的句子成分,一般先短语后词;如果两个都是词,往往先双音词,后单音词。例如:篮球女教练
2. 多层状语的次序(记句子主语+(目的或原因-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表对象)+谓语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时间词后处所词 ③一般副词(范围、语气)④情态动词或形容词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
牢记类句1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原因)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诚挚地(情态)为小赵(对象)点了一首歌。
牢记类句2: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运用:句中动词“享有”前有两个修饰语,“在娱乐场所”表何地,“与白人”表何对象,这两个修饰语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
练习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方法: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后关联词……
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关联词+主语……
例句①  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他的危险。
例句②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改为: 不管天气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改为 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就有被学校开除的危险
1.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两个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 “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4、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1、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例2、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2005年高考山东卷6B)
解析: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5、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①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例②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事理的位置不当
1并列成分位置错乱
2对象之间主宾位置颠倒
并列成分位置错乱
1家长不应当助长甚至迁就孩子的缺点。

2昨天下午,班委会讨论和听取了同学们对开展班级工作的意见。
某些并列成分充当同一成分时,在意义上有先后、轻重、大小等逻辑关系,如果我们忽略了它们之间逻辑顺序,就会违背客观事理,出现毛病。
2对象之间主宾位置颠倒
(16)焦裕录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分析:运用介词“对”“对于”时,要注意弄清“谁对谁”,不要颠倒主客体位置。
句子陈述主体应是“青年人”对“焦裕录”,第二句也应改为“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他”。
搭配不当
主干成分
枝叶成分
呼应成分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主干成分搭配不当
2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紧张。
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5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她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4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动宾搭配不当
小窍门:出现多个宾语或并列短语充当宾语时、往往有一个词同动词不搭配。
小窍门:并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也可以充当谓语。有时,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否则,就会产生不搭配的问题。
6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05全国卷ⅢB)
7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2005年高考天津卷4D)
例1、“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定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2、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例3、他渐渐地爬起来。
状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疾人作家的发言。
小窍门:
并列成分作定语或状语、中心语,往往有部分定语或状语不能同中心词搭配。
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  “是否”、  “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两面同一面不搭配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如果仅仅是"发展"的话,尚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一方面,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特别是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关联词语不搭配
例1、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
(“只有”不能与“就”搭配)
例2、应用这种罗盘,如果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如果”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②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③几天来,朝鲜艺术家们在北京参观、访问、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修饰语残缺
主语残缺
例1、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例2、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例3、看到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教育。
例4、《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例5、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的思维能力。
谓语残缺
养成
练习

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
机械化。
宾语残缺
◆ 依据纪律处罚的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的道路
的处罚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汽笛声在古刹的上空回荡,经久不息,震撼着这座悠久的古刹。
定语残缺
历史
修饰成分残缺
成分赘余
嗦罗
复重
用词滥虚
啰 嗦
1、初秋的天气凉爽多了,太阳已不像夏天那样炎热地悬挂在高空。
2、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3、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啰 嗦
4、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5、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6、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重 复
1.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2.今天我们学校来了大约一百多位左右参观者。
3.你认真学,今年高考肯定能考至少540分以上。
4.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5.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2004吉林卷)
虚词滥用
1、只会空想的人一切都只会付诸于东流之水。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思,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999全国题)
虚词滥用
虚词滥用
4、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习惯性的赘余
涉及(到)、可以(堪)、实属(是)、并非(是)、凯旋(归来)、(非常)悬殊、(您的)令爱、(再次)复发、(第一部)处女作、(独自)孑然一身、(更加)弥足珍贵、(人为地)蓄意破坏、(被人)贻笑大方、破天荒(第一次)、(年轻的)小伙子、(正)方兴未艾等。
结构混乱
两种不同句式杂糅
反客为主
中途易辙
藕断丝连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也有人标之为杂糅。这种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糅)的句子。
结构混乱
表现为: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上;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重来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两句混杂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分析:两种不同的说法糅在一起。
修改: “被……束缚”和“束缚下的”两种结构纠缠不清。要么选用“被……束缚”,要么选用“在……束缚下的”。
例2、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在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改为:“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或去掉“的”。
例2、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全国卷)
藕断丝连
例1、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分析:前句话的尾作后句的头。
修改: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
分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或“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例3、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
例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途易辙
分析: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暗换主语,重来一句。
修改:“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怎么样?作者应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例2、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
分析:把原意弄反了。应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反客为主
分析:前一句没有说完,就被第二句打断了,换成了另一个话题。即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表意不明
歧 义
指代不明
词义两可
修饰两可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
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它包括歧义和指代不明。
每个句子在特定的语境里都有明确的意思。如果意义不确定,既可作这种理解,又可作那种理解,表达的意思游离不定,于是产生歧义。
歧 义
1、自行车管理员阿伟工作认真负责,今天,他巡视了几遍后,发觉高一(2)班有三辆车没有锁。
锁是名词?动词?
报废?报了发票?
2、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
——词义两可
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卷Ⅰ)
歧 义
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05天津卷)
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Ⅱ)
6、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04全国)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
指代不明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04全国卷Ⅱ)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有的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句子使用的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性等。(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
概念范围不清
判断不恰当
不合事理
数字表达不正确
【例1】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04江苏卷6D)
[析]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前面说“允许”,后面说“纠正”。
——自相矛盾
【例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01全国卷5C)
[析]“日前”是“几天前”的意思,与“正在”矛盾。
——自相矛盾
★对策:看句子中是否有说法不一致的地方、互相冲突的地方。
【例3】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05江西卷6B)
[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一,“伪科学”是“反科学”的,“戴上伪科学的面具”实际上就不是反科学的。应改为“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例4】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04天津卷5D)
[析]前面并未提到“余震”,怎能说“再次发生”?“再次发生”当指“地震”。“余震”用错了。(另外,地震、余震都不能可能“防止”。可改为“以防地震再次发生”或“以防发生余震”。)
★ 对策:句中涉及一组有关联的概念(如“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地震”“余震”)时,看每个概念是否用得正确。
【例5】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05全国卷I套3B)
[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
——概念的范围不清
句中有并列短语时,看并列是否恰当。有从属、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例6】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析]“生物入侵……是……物种”,判断错误。将“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也可看作主宾搭配不当)
★对策:如果是判断句,看判断是否恰当。可以提取主干,以便断定。
——判断不恰当
【例7】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05浙江卷5A)
[析]“含碘量”怎能“服用”?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
——不合事理
★对策:当句子较为复杂,看是否有不合事理之处。
【例8】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03北京5A)
[析]“足迹”就是脚印,即脚踏过的痕迹。“足迹踏遍”从事理上讲不通,改为“足迹遍布”。
【例10】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例11】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对策: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例13】去年农历8月15日,月圆当空。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让我们为新人举杯。
农历月日误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表达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