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语文课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归纳内容要点概况中心意思ppt课件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怎样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文中的句子,目的是为了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但是,并不是抓住了词语和句子,且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就能从整体上认识了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
这里,还需要解决确认句与句之间的相关性、学会归纳概括、提高有效阅读的速度等问题,这些都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应该在时间中加强训练。
《考试说明》要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归纳内容要点是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作品阅读的常考点,但往往得分率不高。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高考试题,这两方面的都有。
就全文的内容要点而言,较典型也是比较难的是某年高考题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某年高考题第21题也有点难:“这篇散文(《长城》)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也是着眼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纳。
中心意思:是指层次、段落、部分、全文的多种意思中,哪是最主要的。“中心意思”与“中心思想”不同。中心思想即通常所说的思想内容、主旨,它由全文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感情态度、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方面组成。
概括的基本原则: 要点不能丢,语言要简练。

“归纳”、“概括”即在具体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就是通常所说的概括大意。分析要细致准确,概括要准确。
第一部分:归纳内容要点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如:对高考题所选散文《长城》全文内容要点进行归纳,而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历史上的长城,其中有这样三句话:
①“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②“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据此,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可归纳为以上三点:
①一卷凄婉的历史;
②民族封闭的象征;
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文章第二部分写现实的长城,其中有“他们的到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且充满自信”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
据此,对“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一小题,可以归纳为“开放,自信”。
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通过教师的教学
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会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
本题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怎样回答本题呢?
首先要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
这段文字首句是概括性语句,为一层。下文“威廉斯认为”、“他曾设想”各领起一个层次,最后一句是结论。
首句包括两个要点:
①有吉尔福特的理论作根据;
②有数百名教师参与,有10年的实践经验。
中间两层包括两个要点:
①正确理处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关系;
②探求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
这四点就是威廉斯研究成果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在实践中收到显著效益的原因。
这样的归纳自然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通过层次分析来归纳,就会出现要点不全的毛病。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前面提到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年选择的文章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介绍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色,第二、三两段详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色,最后一段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文章首句说,“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联系全文看,所谓“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就是在处理“乐式”和“表达感情”关系上的发展变化。
首段说,欣赏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可见巴赫只重“乐式”。莫扎特呢?它的音乐既表达感情,“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可见莫扎特是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的。
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文中说,他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可是为了表达感情,“这些乐就被不客气地分散了”。可见它的音乐创作是感情突破乐式的。
这样,该题的答案就行成了:
巴赫——只讲究乐式;
莫扎特——既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
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
这样的答案正好从一个稳定的角度归纳出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也符合文意,因而是正确的。
一般说来,需要考生自己提取精要,独立概括的试题往往是比较难的。
二、归纳内容要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这两点请参考下面的试题分析。
所举语段的信息不止一个,一一筛选之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传达的,然后将相同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这种归类处理的方法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合并同类,并举异义。
例如:请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来。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0个字,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撰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定。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撰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可是,“编撰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
正标题 副标题 就导语而言,有两个要点:时间(4月3日);事件(日本文部省宣布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这一要点,也可参照最后一句话表述为“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就主体来说,也有两个要点:事件(文部省要求“编撰会”修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其次,组合要点,加以概括。导语中,两种表述可任选一种,具体时间因与主要事实关系不是很大,也可略去。主体中,两个要点可以合并为:“编撰会”编写了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第二步:缩减字数,拟写答案。题目要求正标题的拟写不超过10个字,副标题的拟写不超过15个字。为此,我们须将所归纳的内容重新压缩并概写,力求突出新闻最有效的信息,从而使得标题具体、明确,真正体现新闻标题与一般文章标题不完全一样的拟写要求。
下面是两种具体的拟写,可供同学们参考: {日政府(或文部省)宣布教科书“合格” 撰会”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 {日本教科书将投入使用 该书稿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而语段中的中心句就是内容的核心。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压缩就完成了。
二、摘中心句,打叶削枝。
例如:将下面一段话压缩为一句话,表明作者的主张。(不超过22个字) 我觉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起来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他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和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该语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是从反面说“不反对倾向诗本身”,第二、三句是从不同文学作品方面论说“作品有倾向”,而第四句则是正反两方面谈倾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流露出来。显然第四句是本语段的中心句,第一、二、三句是关键句,因此,只将第四句抽取出来,压缩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然后将这个句子中的枝叶削掉、打掉就成功了。这个语段应压缩为:文学作品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
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引言、序语,等等。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可以说不是实在的,而是“虚”或“伪”的,只是让大家便于理解关键的信息。这些繁琐的内容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应将其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然后再概括表述出来就行了。
三、去伪存真,删繁就简。
例如: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丹的名字似乎已经“臭名昭著”,然而,本·拉丹的同父异母弟弟——IBL大型股份公司的老板伊萨母·本·拉丹却别有一番考虑。 他注册了一个“本·拉丹”服装品牌。他采用这个商标并非意在保持同其十七哥的联系,而是他认为会招来大批的顾客。而且,他还认为只有最高档、最时髦的服装才“配”使用这个商标。
本新闻由两段组成,而中心段是第二段,第一段则是引言,是虚的,不是信息的要点,可直接删掉。第二段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是信息的主体,而第二句则是目的,第三句是想法。因此,毫不犹豫地将第二、三句删掉,抓住第一句进行压缩就可以了。
本新闻的标题可拟写为:“拉丹”牌服装将问世;或:“本·拉丹”服装品牌注册。
语段的多种信息中,往往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压缩时,需要对语段信息进行正确分辨、准确权衡,确立信息的主体,分清主次,掂出轻重,然后舍弃次要的、轻微的,选择根本的、重要的、去粗取精、舍末逐本,最后压缩成句,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
四、去粗取精,舍末逐本。
例如: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2个字) 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造成生活中可耻的卑鄙龌龊。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漠不关心的艺术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他不是“摄照”现实,他或是肯定现实,或是改变现实,毁灭现实。
这个语段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是谈艺术的目的,后一句是谈艺术的本质。从作者的倾向性上来看,前者是次要的,轻微的,后者是主要的、重要的。只需抓住第二句进行压缩就能够将作者的观点提取出来,然后选取精华,正确表述出来。
这段话表明的观点是:艺术不是现实的“摄照”(或“翻版”)。
有些语段,没有明显的主干句,看不出主次、轻重,几乎是并驾齐驱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需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推敲,一一找到它们的精髓所在,探明它们各自的意向,提炼出它们的要义,然后将其融合、贯通,抽象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压缩、概括出它们的核心意思。
五、敲骨吸髓,融会贯通
例如:用简洁文字概括下面一段话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不超过8个字) 法国《费加罗报》称,国际奥委会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评估团成员最初表达的印象已经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号:经过事实的考验,“巴黎和北京的决斗”这一说法已经过时了。评估团团长维尔布鲁根曾“不加渲染地证实过大阪令人印象深刻”,之后又对加拿大一份日报《多伦多星报》透露,他的评估团在这座城市的考察是富有成果和引人注目的。伊斯坦布尔市长立足于土耳其地处亚欧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也宣称得到奥委会某些成员的青睐。
这段话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2008年申奥 。 这个语段是围绕申奥这个话题展开的,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说“巴黎和北京的决斗”胜者可获得奥运会申办城市已经不符合现实,还有其他的竞争者;第二句是说日本的大阪和加拿大的多伦多也是很有希望的;第三句是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是一个竞争对手。
融合以上几个意思,我们可以明确主要信息是:申奥城市难以确定,都有申办成功的可能。由此我们可以压缩概括为:“各有所长势均力敌”或“鹿死谁手很难预测”或“谁胜谁负难以定论”。
有些语段所写内容松散、零碎、重复、多余,需要使之集中、凝练,该移的移,该接的接,该改的改,该换的换,使意思衔接紧密,使内容清晰明确。 例如: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将画线部分简缩为30字以内。(每组数字算一个字,不含标点) 据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1997年全球科研经费总数为1.8万亿美元,而1992年仅为1.3万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5000亿美元,增长率比全球经济的增长率高27%。其中,美国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列第一位,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854美元列第二位,加拿大列第三位,英国列第四位,德国列第五位。这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对应。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科技的投入就越大。
六、移花接木,改头换面
题目要求对上面画线部分的压缩只是改头换面,内容不需要变。要想把51个字压缩为30字以内,就得将有关内容进行对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删掉多余的,合理地进行调转、移接,原汁原味地表达原有意思,使之更加紧凑、凝练。画线内容是谈科研经费投入的排名位次,这样,将位次接连起来,突出美日的高投入,压缩就基本完成了。因此可压缩为:美日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854美元分列一二位,加拿大、英、德分列三至五位。
有些语段需要在中间加入一个衔接性的语句,使前后的意思完美地联接起来,还有的需要给语段写一个结论性的语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压缩,只不过比前面所讲的几种稍难一点,需瞻前顾后,仔细揣摩其要义和意向,顺藤摸瓜,顺水推舟。 例如: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画线处写一句不超过27字的恰当的话。 科学名著分为自然科学名著和社会科学名著。自然科学名著对于一个人增长科学知识,提高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各科的著名论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广泛涉猎。了解科学巨匠可贵的探索与创造,领略其风采,接受其代表作的直接熏陶,在精神上与其接触、交谈,无疑是使自己在思想上成熟起来的有效途径。
七、顺藤摸瓜,顺水推舟。
这个语段的第一句是谈科学名著的两大分类,第二句是谈自然科学名著对人在物质世界的积极影响,而第四句是谈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名著,最后一句谈科学巨匠的可贵精神对人在精神世界的影响。因此,前挂后联,我们就可以理清思路,找到第三句这个过渡性语句的答案:汲取社会科学名著的营养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成熟不可或缺。
再如:为下面这段话添写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使语段完整严密。(不超过20个字) 大凡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人格和个性抒写作品,用作品表现人格和个性。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篇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风貌和个性特征在字里行间涌动和闪耀;当我们捧读鲁迅、闻一多作品的时候,自然要被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所征服。究竟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还是他们的作品魅力使他们名垂千古,成为永恒?我想:答案是 。
这个语段是讲作品跟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密切关系。第一句谈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第二句例举李白、杜甫、鲁迅、闻一多的作品和人格的双重魅力来证实第一句话,而第三句则是提出一个问题:人格魅力还是艺术魅力?显然,我们可以顺水推舟、顺理成章的得到答案:人融于文,文表现人,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当然,解答的技巧不止这几点,而且这几点也不是各自独立的,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而应力求全面、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迅速整理出准确、全面、清晰的答案。
第二部分:概括中心意思
段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段一般由领句、展开句和结句构成。其中,领句是领起下文,结句是小结上文,二者大多有概括整段的能力,要找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与结尾寻找。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展开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
对 段 的 认 识
段:就是说话或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独立”是指单独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相对”是指在一席话或一篇文章其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
段:由三个部分组成:
1、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本段内容或中心,确定全段涉及的范围或中心意思。作用在于介绍全段要说的中心。
2、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确定的中心提供实例、细节或理由,使中心意思充实可信,它的作用在于陈述或论证段的中心意思。
终结部分: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重申中心意思而避免用语雷同,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深化中心意思
例一: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在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总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当北方的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诸岛已是一片夏下景象;当乌苏里江上早晨洒满阳光的时刻,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啊!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例二: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时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造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叶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他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他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段落展开的方法
1、通过列举实例展开段落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卉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通过时间空间推移展开段落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阶级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展开段落
海洋不仅大,而且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深度只有840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都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040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里亚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波高度是8848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里亚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所以说,山高不如海深.
4通过比较展开段落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所惊者:~~~~~;所悲者:~~~~~~~~~所叹者:~~~~~~~~
五通过总说分说展开段落
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我国辽国的大地上,有高低宽广、起伏不大的平原,也有海拔较高、面积广大的高原;有峰峦高耸、地面崎岖的山地,也有高度不大、坡度缓和的丘陵;还有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各种地形交错分布,景象万千!
六通过定义与分类展开段落
对 句 的 认 识
若干句子围绕同一话题展开,通过衔接手段构成连贯话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本质上都是语义上的内在联系。
例:①张明今年高中毕业。他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
② 张明今年高中毕业。他一放暑假就下了乡。③
当天就捉了两条鱼。
解说:这两句显示了不同的话题展开方向。第三个句子不能衔接在第一个句子后面,只能衔接在第二句后面,因为它们有意义上的关联。
关联词语如:表先后的“起先、然后” 表序列的“第一、第二”
表因果的“因为、所以” ……
语义重现如:
他怎么能睡?宋江一进了牢,他就没有合过眼,日夜伺候宋三哥。
体育课每周两节。我最喜欢这门课程。
从远处看, ……望不到头。到近处看……
南京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是一座绿色的城市。这座六朝金粉的故都已发展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句子衔接的主要手段
词汇是意义上的关联,若没有了近义或同义的关键词语的重现,话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
小 结
划分层次是概括的基础,要准确地归纳内容要点,把握中心意思,就要深刻地理解段,理解段的构成、段的类型;段是由句子组成,句子是由小的分句构成,就必须把握句子内部的关系和句间关系,把握句子之间、句子内部的衔接手段。
在划分层次时,首先要分清段的类型,
然后根据语义重复的衔接原则划分归纳要点。

要注意那些具有区别层次关系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借助它们理清句子的层次关系。
概括的基本原则:
要点不能丢,语言要简练。
答题的基本步骤:
一、看清题干要求
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答题的基本步骤:
二、组织语言答题
①准确摘取中心句
②比较选取关键词
③自我设问来检验
③自我设问来检验
采用设问法,给自己提问,然后结合原文来回答。
如果是议论说明段,则问议论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性质、观点是什么,怎么样,如果有多个对象,则问相同点是什么,相异点是什么;议论主张或反对什么,说明一个什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