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能阅读一般论述类、说明类文章
1.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B) ②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诠释(必考)
高考科学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1、对词语的理解
2、对句意的把握
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4、对内容的推断与想象
科技文命题特点:
一、自然为主,兼及社科
在上述表格看来,命题领域主要是自然科学,但同时兼及社会科学,天津顾及二者。
二、题数不等,可能减少
最初4题12分,现一般3题9分,个别省曾出现两题6分。
三、考试内容,多元格局
词句词义,词义为主
信息筛选,考查主流
文章理解,逐渐增加
推断想象,测试重点
答题基本思路:
速读为先,整体感知
准确寻找,定位提取
仔细比较,分析综合
定错类型,排除验证
方法回顾:
第一步,通读原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审题,明确筛选范围
第三步,查对原文,筛选整合
基本方法:查对原文,仔细分析
解题技巧:换位思考,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看清十大雷区
知识点要求
①理解重要词语(以概念为主)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对选文中的有关概念作出具体的解释;或者理解文中指代性词语的具体意义。
②理解并解释重要的句子——对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作语法分析;结合全文理解具有隐含意义的句子。
④归纳内容要点——把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
③筛选并提取信息——通过理解、分析、比较,确认特定的对象,找出各自不同的说法在本质上的异同,然后根据要求从文段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对文中分散的信息进行概括集中,难度较大。
⑥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推断的前提正确、推断过程合乎逻辑、推断的结论在文意允许的范围之内三者具备,推断才能是正确的、合理的。
命题角度
①偏——偏离主要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只罗列对象的表象、内容、事例或直观认识等。
②删——删除文中的修饰限制性词语(主要是定语、状语),使选项表达内容扩大或缩小,或者扭曲内容。
③漏——选项似乎与原文一致,但对照题干和文章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故意漏掉了另一个方面。
④调——把原文的语序调换,造成句意的变化。
⑤混——故意混淆范围、混淆指代、混淆时间、混淆关系。
⑥凑——将无关的内容杂糅在一起,或把望文生义的内容夹杂在句中。
首先采用逐句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即把握文章围绕什么说明对象阐明了哪些内容。同时动笔标画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作答步骤
1、速读明旨 标画关键
关键句主要包括表明文章主要信息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过渡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这既是命题者常做“手脚”之处,也是解题突破口。
2、审读选项 圈定文段
先仔细阅读题目中四个选项,然后再次阅读原文,弄清楚各个选项内容都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准确圈定出答题所需信息的范围。
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
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
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
3、找准原句 提取信息
4、比较异同 辨析是非
实际上是对原文信息的一种转述,将题目中四个选项内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比较,仔细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达上的差异处,然后根据上面提到的几种错误类型分析判断,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正确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错误项,最后根据题干要
求选出答案。
科技文阅读之做题步骤
读文本晓大意
审题目做标记
定范围细筛选
抓关键确答案
验答案看整体
一读
二读
【附:具体应答技巧 】
1、审视标题,从中提取说明对象。
2、整体阅读全文步骤: (1)边阅读,边预测下文。 (2)提炼全文结构:一般是先引出说明对象,后从不同角度(构造、原理、发现、现状、评价等)具体介绍。 (3)用好圈点法:对文中的副词(表程度、范围、时间)和关联词(条件和因果)句画出来。一般从段首或末去找。 (4)用好批注法:把每一段要点词批注在文旁。
3、解题步骤: 审题→找信息区→筛选、比较、排除
科技文阅读考点对策(十大雷区)
整体与部分 (以偏概全)
已然与未然
前期与后期
主要和次要(主次不分)
选择与兼备
原因与结果(因果不当)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
肯定与否定
客观与夸大 (歪曲事实)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查对原文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题)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例子一:
命题陷阱之一: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例子:
【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千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全国卷I第10题)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命题陷阱之二: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例子:
【对应文段】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
【试题】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福建第9题) C.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D.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通过磁共振图像反映出人体疾病的水分变化。
命题陷阱之三:先期与后期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例子:
【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试题】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第7题)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命题陷阱之四:主要与次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例子:
【对应文段】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试题】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北卷第8题)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命题陷阱之五:选择与兼备
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
例子:
【对应文段】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广东卷第10题)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命题陷阱之六:原因与结果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例子:
【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l第8题)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命题陷阱之七: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例子:
【对应文段】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试题】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辽宁卷第7题)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命题陷阱之八:肯定与否定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例子:
【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湖北卷第10题)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命题陷阱之九:客观与夸大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例子: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上海卷第2题)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命题陷阱之十:有据与凭空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高考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
1.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
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
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丈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3.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
5.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B”项受“要想当好先生,就要先当好学生”这种平时惯常说法的干扰,对原文做了曲解,可叫做“定势曲解”是我们常犯的思维毛病之一
6.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1968年,《学习化社会》一书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包含着对当时教育上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
B.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 1986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题归结为终身学习。
D.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采用胡森的“教育社会”的概念,强调学习型社会应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终身学习。
原文是一个特称判断,是说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是终身学习。C项说“归结为终身学习”,把特称判断篡改成了全称判断,所以错了,称为“篡改判断的投入量”。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教育革新。
C.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
D.兰森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7、A项说,“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原文说,赫钦斯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怎么会是“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呢?A项仅凭主观上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的理解妄作推断,犯了“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毛病。
B项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教育革新。” 原文的对应信息是这样说的:“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很显然这段话是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变革间客观存在着的关系,加深人们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强调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丝毫没有说“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的意思,B项犯了故意曲解的毛病把原文肯定的意思作了否定的表达。
C项说:“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 原文是这样说的:“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这里是分析和评价胡森教授《再论学习型社会》一书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价值,根本没有胡森教授提出“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的意思,C项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一10题。
1.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4-6公里的深海盆的海底,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吊断裂带与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100公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30亿~50亿吨。锰结核是一种 。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20多种金属元素。到目前为止,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有多种说法 。早期比较流行的是 ,大陆或岛屿上岩石风化后分解出的
金属离子,被风或河流带入海洋。后来也有人提出,是海底火山、海底风化和水溶液为它提供了所需的金属元素。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供应源。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应源。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大量发现,有人提出可能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才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
2.在深水环境下,锰结核不停地生长,单体锰结核生长速度极慢,可全世界的锰结核增长总量十分可观。科学家枯计,太平洋的锰结核一年之内生
长的铜就可供世界用3年!
3.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存在着较大的分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假说:一是自生化学沉积说,认为海底的PH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这种沉淀物可吸附锰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二是生物成因说,它的理论根据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发现结核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
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
4.现在已经估计出,锰结核大约每千年生长1厘米,有的甚至每万年生长1毫米,其生长速度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可是为什么锰结核没有被厚厚的海洋沉积物理起来,还有待于人类去发掘。
8.根据上下文,下列对“锰结核”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海中生物残骸为核心、其他物质层状堆积形成的矿石
B.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含金属元素的气体的凝结物
C.表层含有大量二氧化锰、氢氧化铁等物质的沉淀物
D.含有丰富的锰、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海底团块
此题考查依据文中信息分析理解并概括出说明对象(概念)特征的能力。与同样内容的第5题相比,难度加大,不是仅仅就结果比较鉴别,需要考生依据第一段文字作一点类似下定义的工作。下定义的关键是确定相邻属概念,此题列出了4个概念作为相邻属概念:A项“矿石”,B项气体的凝结物,C.项沉淀物, D.项海底团块 。原文说“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4-6公里的深海盆地海底,……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20多种金属元素。”我们可以依据“外形浑圆”、“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等描述,排出前三项而选择D项。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锰结核一般是褐色的,在锰结核的“核”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层包裹一层,外形浑圆。
B.锰结核含有锰、铁等20多种金属元素,它的表面有许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
C.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是大陆或岛屿的岩石、海底火山喷发的气体、本身是盐 类溶液的海水以及宇宙尘埃等。
D.锰结核的年增长总量非常大,但就单体的锰结核增长速度看,非常缓慢,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
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表述能力,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项。
C项说:“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是大陆或岛屿的岩石、海底火山喷发的气体、本身是盐类溶液的海水以及宇宙尘埃等。”
信息区域在第一段后半部分,分最早、后来、近年来三个层次介绍“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问题,C项恰恰漏掉了“近年来”这个最主要的方面,犯了取芝丢瓜,以偏代全的毛病。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
A.海中的氢氧化铁围绕一个核心沉淀,当海底的PH值增高时,能促使二氧化锰的生成,并最终形成锰结核。
B.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盆的海底,这与其金属元素供应源和生长机理密切相关。
C.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气体,能将海中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析出,形成锰结核。
D.锰结核的生长速度不同,体积大小不一,彼此相差很大,因此无法估计锰结核的年生长量。
此题考查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事物发展趋势和可能的能力,推断合理的是B项。其他三项不合理。
A项说:“海中的氢氧化铁围绕一个核心沉淀,当海底的PH值增高时,能促使二氧化锰的生成,并最终形成锰结核。” A项的对应信息在第3段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第一种假说“自生化学沉积说”。“自生化学沉积说认为海底的PH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这种沉淀物可吸附锰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 原文说得明白,“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是以“海底的PH值增高”为前提的,A项恰恰颠倒了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推断不正确。
C项说:“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气体,能将海中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析出,形成锰结核。” 对应信息在第3段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第三种假说,“火山活动说”。原文说:“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