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生物《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下图示“中心法则”,请根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数字表示的过程名称:
1、_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 _____
(2)图中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过程进行的场所: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5、___________
(4)图示1过程和2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打开需要 的催化。
(5)图示3过程需要 的作用。
1
2
3
4
5
2、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500个,则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至少有 个碱基,其基因中至少有 个碱基。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这些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吗?
生物变异: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红眼果蝇中发现的白眼果蝇;
◇人的红绿色盲;
◇玉米的白化株;
◇北京的甘蓝品种移栽到拉萨,
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光照强,甘蓝球重量是原来的
两倍!
生物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环境因素引起的 ,自身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基因突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血红蛋白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本质: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性状。
替换
增添
缺失
DNA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
A、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殖细胞)
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阅读课本P81-P82,思考并回答: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
基因突变的因素
提高突变频率
X射线、紫外线等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等
此外,在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为什么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注意防晒?
为什么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
细菌: 无抗药性——抗药性
棉花: 正常枝——短果枝
果蝇: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家鸽: 羽毛白色——灰红色
人 : 正常色觉——色盲
正常肤色——白化病
① 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能发生
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②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经诱变处理的紫色种子产生的子代种子
经诱变处理的黑色家鼠产生的子代
产生1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③突变率低
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4、基因突变对生物来说有害还是有利?
白化病患者
白化玉米苗
畸形的雏鸭
人类的多指
④ 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
突变性状的有害性和有利性取决于是否适应环境
为什么流感病毒在全球肆虐这
么多年来,人类一直没有找到
万无一失的办法预防呢?
基因突变的结果:
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基因的数量。
2.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吗?
染色体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显微镜下不可见
3.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吗?
4.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吗?
1.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吗?
产生了新的基因
—等位基因
一定
隐性突变
显性突变
DNA
异亮氨酸
精氨酸
天冬氨酸
mRNA
T T G G C G ···
A A C C G C ···
碱基对替换
精氨酸
DNA
异亮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mRNA
T A A G C G ···
A T T C G C ···
碱基对替换
精氨酸
DNA
苏氨酸
丙氨酸
mRNA
异亮氨酸
精氨酸
碱基对缺失
A T A C C G C ···
T A G G C G ···
T A T G G C G ···
DNA
A T C C G C ···
mRNA
正常
碱基对增添
异亮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脯氨酸
②显性纯合子可能突变成杂合子(AA→Aa)
基因突变通常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但并不是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为:
①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
总的来说,碱基对的替换相对于另两种突变情况,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是最小的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有重要意义。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概念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概念
类型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交换
DNA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发生时期:
有性生殖过程中
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
不能。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可形成新的基因型。
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1、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你计算,一位父亲可能产生多少种染色体不同的精子?一位母亲可能产生多少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卵细胞?
都为223种
2、可能组成的受精卵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体组成?
246种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意义】
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
分裂间期
有性生殖过程
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随机重组、交换重组
产生新基因
产生新的基因型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突变频率低,但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 堂 练 习
1.一种植物在正常情况下只开红花,但偶然会出现一朵白花,如果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全部开白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自然杂交 B. 自然选择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
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生活条件改变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条件下,一种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B. 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C.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中广泛存在D.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4、基因突变的本质是: A·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蛋白质 B·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RNA C·染色体上的DNA减少了或增多了 D·染色体上的DNA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
5.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
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
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