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二)
设计:常州市朝阳中学 吴国旺
审稿: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张春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从不同的角度看山,就会像苏轼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读文章也有类似的情形,所取的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更易于使读者产生各种理解。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思维会更灵活,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持有不同观点应当有理有据,不可信口开河。本单元由一篇鲁迅的散文诗《雪》和四篇不同作家对《雪》的评论文章组成。《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雪>四人谈》则是引用了四篇文学评论大家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理解,要求学生能就相同的文章产生不同的观点,并敢于表达。读《雪》有自己的见解,而读对《雪》的四篇评论是对自己观点和见解的一种比较,一种深入,或是一种启发。读《雪》是读四篇评论的基础,而四篇评论是对《雪》更全面深入的剖析。最终是要使同学们感悟到文学鉴赏是一个文学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对同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诵读欣赏是对《雪》一文写作方法的延伸和拓展。《雪》文中作者由儿时的生活经历联系当时的处境在对雪的细致描绘后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综合学习与探究》主要通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来对前面的内容作一个整体的感知与分析。作文意在着力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而《延安纺车抒怀》作者本人参加过当年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他的笔下本来是非常艰苦的原始的手工劳动变得如此优美、如此愉快。专题《我心中的语文》是对整个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的总结与回顾。特别是最后的附文,深入引导学生阅读更能激发起他们对我们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
教学目标
①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它,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②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③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④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雪》等作品中含义丰富、深刻的句子。
⑤能准确地概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⑥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⑦能由自然界熟悉的事物形成独特的感悟,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表达。
教学设想
《雪》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教学这篇文章要靠反复诵读,体会诗化的语言之美。通过诵读“朔方的雪”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了读懂它可以分三步走:先理解该文的字面意义;再通过字面理解蕴涵的思想意义。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知人论诗。适当交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生活、思想状况,对理解这篇文章是必要的。(2)文如其人。从鲁迅本人的性格(柔软和坚硬)来理解。(3)阅读《<雪>四人谈》,了解几种不同的代表性的看法。第三步,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鼓励有创意的思想。深入理解本文是能够顺利解读后面文学评论的关键。
本单元跟其它单元有明显的区别。即,《<雪>四人谈》是一组文章,因此适宜进行整体教学,因为这样便于进行比较,便于整体阅读理解。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读四篇关于《雪》的评论文章。先浏览,把握大意,然后精读,找出每篇文章的论点、论据。试着比较四篇文章观点的异同之处。在老师指导下展开讨论。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集中几个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基于本单元学习方法和单元编排组合的特点,特别适宜采取整体教学的方法。教学中要改变依课文先后单篇教学的习惯。学习《雪》之前或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四篇评论文章,为《雪》的解读和欣赏服务。而教学后面的四篇文章,也可以进行回顾阅读。四篇文章的学习,更应该从整体考虑教学安排,如果逐篇教学,不仅花的时间多,效果也不好。
诵读欣赏部分,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以及1961年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体验“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欣赏纺线劳动的优美姿势,进一步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专题“我心中的语文”:关于“总结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填写要进行指导,作适当的说明,提出具体的要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语文学科毕业成绩的一个参考。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出“成果形式”栏的基本标准,然后综合有关方面的情况给出等第。关于“回味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每道题的侧重点,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或另外拟题作文。关于语文的格言,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写,写好后,可以组织一次班级交流活动或评比活动。召开关于语文的研讨会,老师事先要把研讨会的要求告诉同学们,让同学们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别了,语文课》,教师可以将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我”和小弗郎士的共同特点、共同感情以及对语文课态度变化的不同原因,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语文的态度理解“世界上有些东西常常是在将要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才感到它的珍贵”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
《雪》(一课时)
《<雪>四人谈》(二——三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二课时)
诵读欣赏《延安纺车抒怀》(一课时)
专 题“我心中的语文”(一课时)
十九 雪(方案A)
教材简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了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在阅读时需要细细体会。
教学目标
①能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②能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并分别说出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学会本文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课前学习
课前查找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方面的资料,并阅读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有关文章。读文章1-2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引入新课,阅读文章,扫清阅读障碍。
②梳理文章内容,把握两幅画面各自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从鲁迅文章的体裁导入:同学们,从初一开始到现在,我们陆续学习过鲁迅的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重要一首散文诗《雪》。
↘检查预习
以“我所了解的鲁迅”为话题介绍鲁迅的相关生平事迹。学生随时补充其他同学的内容。
综合同学的发言后老师用投影给出较详细的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 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初读课文,提出问题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一遍,告诉老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什么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后两个问题在前面的问题解决后再提出)
学生读文章后思考,明确:描绘南方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区分在于第四小节的开头用了一个“但是”来转折;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本文,带着这样的问题: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南方的雪有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学生读完文章后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明确:南方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给作者的感觉是不能持久的。从2、3小节相关地方能看出。
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思考: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你从这些地方能感到北方雪的个性吗?从作者对北方雪的称呼上你能判断出作者对北方雪的态度吗?
学生深入思考后回答,多人回答、补充后明确: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作者称北方的雪为“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从这些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北方雪的喜爱。(老师及时板书)
↘三读课文,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教师指导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从作者对孩子们堆雪人一段的描绘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景。从作者的描绘来看,表现作者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与光的赞颂。说到这里老师很自然的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作者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请同学们在刚才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同学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引导同学思考,在生活当中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描绘某种景物,他一定会投入作者的感情,这种手法也叫“借景抒情”再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请大家思考。
背景:《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
讨论后明确:作者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战斗精神。(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不求统一答案)
↘布置作业,为学习评论作准备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下节课检查。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理解文章主旨的角度对这篇文章作了一个解读,课后再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以片段的形式写在随笔本上,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雪
鲁迅
南方的雪景 北方的雪景
↓ ↓
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不能持久 但是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独立斗争
↓ ↓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借景抒情) 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光和力的赞颂
↘ ↙
主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人格和毫不退却的战斗精神
雪(方案B)
任务分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也是最精彩的一篇。但由于文体特点和作者思想的博大丰富,理解的难度比较大。理解的主要难度在于作品的内涵极其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性又特别强,在给解读带来了很大空间的同时,也使理解的多元成为必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独特性的见解就十分关键了。在交流时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理解不必求透彻,讨论不必求结论的一致。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理解作品的字面意义、蕴涵的思想意义。通过阅读《<雪>四人谈》了解几种不同的代表性看法,为教学作好必要的铺垫。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体味诗化的的语言之美。通过诵读“朔方的雪”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课前学习
课前分别读一读鲁迅的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对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思想,采用“知人论诗、文如其人、阅读评论文章的方法”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导入语方案设计:
A:让同学谈从小学到现在接触到的鲁迅文章的总体印象,可从语言特色、主题表现、塑造的人物形象等方面谈,在此基础上导入鲁迅的散文诗《雪》。
B:可以让同学回顾自己所学习过的作家作品或歌词中对“雪”描绘的语句,谈自己的体会,老师提示同学一般来说作者在描绘某种景的同时会寄寓自己的某种情感,这在文学创作中叫“借景抒情”,请同学读文章看看本篇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诵读品味诗化语言
教师指导语:这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对于散文诗诗化的语言之美要靠反复诵读去体会。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本文,举例告诉老师:本文的语言之美美在何处?
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学生不停下老师不打断。学生举例说明文章的诗化语言特点: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三个修饰语,从温度、硬度和颜色三个不同角度写出雪花“冷”“硬”“白”的特点,显示了雪花不向严寒屈服的品格。
2、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说明在春天还没有到的季节里,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极健壮”说明充满生命的活力,“处子”表现青春的美丽。这些修饰语,表现了江南的雪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3、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无边”突出“旷野”的“旷”,“凛冽”突出天气寒冷,前两个短语突出北方雪花环境的险恶,“闪闪”既是对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情形的描摹,也是对雪花抗争精神的表现,而且契合雪花的特点。这些修饰语,充分表现了雪花同严寒战斗的品格。
……
↘分步理解作品的“隐讳之言”
教师指导语:《野草》有用形象、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至好多语言非常晦涩难懂,鲁迅的《雪》又是最难懂的一篇,所以我们要想读懂本文当采取一定的方法。
第一步:“登堂”
“登堂”就是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请同学们在品味本文语言的基础上解答问题:①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直接提问明确:①记忆中的江南雪景、现实中所处的北方的雪景。②前者:滋润美艳、相互粘结、蕴含着春温、晴日下渐消释;后者:冰冷坚硬、如粉如沙、抗击严寒、晴天里蓬勃奋飞。
第二步:“入室”
教师指导语:“入室”即透过字面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意义。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知人论诗法:请同学们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当时作者的生活、思想情况再读文章谈谈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在旧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当然没有什么言论自由,但鲁迅就是鲁迅,他不会屈服于谁,所以他要把心里想的在他的笔端流露出来。
学生再读文章后展开讨论,明确:对记忆中的故乡江南有一种怀念之情,对现实中的朔方的雪有种赞美之情。
文如其人法: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咀嚼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一说鲁迅性格中的两面性。
学生诵读探究不难看出:鲁迅性格中既有柔软又有坚硬的一面。柔软的一面江南的雪可以代表,坚硬的一面朔方的雪可以代表。
学习借鉴法:请同学们阅读《<雪>四人谈》,看看大家们是怎么看待鲁迅的《雪》的。
明确:参看A案中的板书“表格”注意作者评论的观点和角度。
第三步:“揭开面纱”
教师指导语:通过刚才同学们对《<雪>四人谈》的阅读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其实对同一篇文章的看法是不同的。请你再读一读文章也许你也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读文章,鼓励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见解。因为不同的人见解肯定不同,这种情况就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讨论交流反复诵读后还难以理解的语句
如:1、如何理解“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一句?
这是一句拟人手法,提出耐人寻味的思索:“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从全文来看,他不能变成“灿烂”的雪花,似乎不幸,但他可以转化为蓬勃奋飞的北方雨的“精魂”,又未必是不幸。
2、对文章结尾“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一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歌颂了雪和寒冷环境不屈斗争的品格,有人认为,这个结尾写出了朔方的雪在抗争中献身的悲壮,还有人认为,是和开头写雨相照应,说明雪是由雨而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教师投影出示该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无论是赞同其中一种意见,还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和课文内容不矛盾都行。学生如果认为这是生命的升腾也可以。
……
类似这样的句子,教师要组织同学们展开来讨论,允许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必求透彻,讨论不必求一致的结论。
↘板书设计
雪
鲁迅
字面意义:两幅画面
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相互粘结、 朔方雪景:冰冷坚硬、如粉如沙、
蕴含着春温、晴日下渐消释 抗击严寒、晴天里蓬勃奋飞
↘ ↙
∣ 对比衬托 ∣
知人论诗: 怀念之情 赞美之情感
文如其人: 柔软 坚硬
学习借鉴: 评论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
↘课后学习
背诵课文后三小节。
自学《<雪>四人谈》,要求:扫除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结合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好标记。
《雪》四人谈(方案A)
教材简析
《<雪>四人谈》是四位文学评论家对《雪》所作的评论。四位作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雪》的写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读<雪>需要联想》作者希望我们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简洁而清纯的<雪>》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认为《雪》的主要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认为《雪》主要是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雪>的独特之处》认为《雪》主要有以下艺术成就: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自学概括各篇文章的中心观点。老师再引导学生去分析形成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的原因。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最后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某个角度也写一篇关于《雪》文学评论。
教学目标
①能分别找出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说出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
②能从四篇文学评论中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
③模仿四篇评论的写法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教学重点
概括提炼创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读《雪》这篇文章,把自己的发现以片段的形式写在随笔本上。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交流作业、取长补短
教师指导语:上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了鲁迅散文诗《雪》,我们主要是从探究主旨的角度学习的这篇文章。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再读文章的新的发现写在随笔本上了。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在随笔上的内容拿出来,四人一个小组在一起分别读自己的作品,读完后每一小组推荐一篇来作为全班交流。(老师巡视,选择3-5位同学读他们的作品,组织同学评价)
2、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有四位大家也对《雪》这篇文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每一篇文章看跟自己所写的角度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评论更深刻。(学生阅读并与自己写的内容进行比较对照)
↘精读课文、提炼观点
教师指导语:相信同学们在初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深入阅读每一篇评论,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如下问题:
1、每一篇评论作者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雪》发表评论的。
学生读文章,完成两个问题。老师提问同学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补充。
明确:《读<雪>需要联想》作者的基本观点是: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把握原作。作者认为《雪》主要运用了“兴”的手法,因此作者主要是从文章所运用的创作手法的角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