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0、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 认识本课的生字;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五、分析课文
1、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2、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3、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4、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5、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6、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7、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8、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五、
9、十年后,当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时,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10、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七、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八、总结深化
1、对于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你原来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 )
2、你能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谈一谈对智慧女儿说的话的理解吗?(酌情让学生发言。) 3、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板书:
10幸福是什么
牧童时期 挖小水井,给人们喝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青年时期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作业: 读熟课文
和好朋友一起将这个故事演出来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