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0 幸福是什么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 10 幸福是什么

  • 格式:  DOC
  • 大小:  60K    5张
  • 时间:  2015-02

同类资源

10幸福是什么 (1)
大小:329K
10幸福是什么
大小:1.09M
10幸福是什么2
大小:1.43M
10幸福是什么PPT课件
大小:576K
10幸福是什么 (2)
大小:1.79M

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人教新课标1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三单元 10 幸福是什么
教学详案

设计说明
独立阅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本课的设计主要采取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童话内涵。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大体流程是“自读—交流—拓展”三大环节,懂得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童话的内容。
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幸福的格言和名言警句;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幸福的格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出课文
1.板书课题:幸福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师:大家谈得很好,幸福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熟悉的问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明确自学任务。
2.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这篇童话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5.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起因:三个牧童清理泉水;
经过:三个牧童去寻找幸福;
结果:三个青年感悟幸福的含义。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选出能够涉及全文、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顺理成章地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体脉络,为下一步精读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悟幸福
1.十年前三个牧童如何理解幸福?(三个牧童清理老泉,让多数人从中获得好处,这就是他们童年时代付出的劳动与义务。)
2.三个牧童长大以后如何理解幸福?(第一个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到了付出劳动与义务之后的幸福。第二个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他付出了劳动与义务,得到了幸福。第三个留在村子里种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他也感到了幸福。)
3.课件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探究:“义务”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设计意图:以十年为时间段,把十年前和十年后,三个牧童和三个青年对幸福的不同理解进行对比,分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回归文本,感受奇异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智慧的女儿”出现了几次?(“智慧的女儿”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她肯定、赞扬了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第二次是在三个牧童有了体会之后,借她之口告诉我们幸福的真正含义。)
2.她的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设计意图: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体会文章是如何通过“智慧女儿”这一主人公表现这一特点的,同时也体会“智慧的女儿”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了幸福的时刻,细心感悟了什么是幸福?请你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学习总结什么是幸福,同时交流收集到的名言警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会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每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分享,去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我们就会感到幸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