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DOC
  • 大小:  630K    9张
  • 时间:  2016-05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专项模拟考试复习试卷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05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2.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光启
3.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5.与右图相关的信息是( )
A.唐朝毕升雕版印刷术
B.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D.唐朝张仲景发明火药
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7.“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8.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9.“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0.某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 展现右图画面,该名人是( )
A.孔子 B.孙武
C.墨子 D.孟子
11.中国古代在某一领域成就非凡就会被后人称为“圣”。孔子被称为孔圣人,张仲景被称为 “医圣”,下列人物中没有被后人称为圣人的是( )
A.王羲之 B.李白 C.吴道子 D.杜甫
1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

13.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4.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1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二、非选择题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传达了远古的信息。请为下面的文物图片添加图片说明。

(1)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文物的解读,你有什么感想?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 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3)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诗篇万口传”,其中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为“医圣”。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华佗是东汉医学家,制成“麻沸散”;蔡伦改进造纸术。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赵州桥的修建、大运河的开凿都在隋朝。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新的北京城。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修筑了长城,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长城。故答案选D。
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都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而大运河到现在一直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所以A符合题意。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图中“陶活字板”,可知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代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应用于航海,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故选D。
【拓展延伸】为何北宋时期指南针制作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应用于航海事业
(1)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应用于航海事业。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并识读出这种文字的图片。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A项是商代甲骨文的图片,符合题意。B项是秦代的小篆字体,C项字体为行书,D项字体是刻写在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上的文字,属于金文。故选A。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仁”,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一书中。A项与韩非有关,B项与孙武有关,C项与老子有关。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化。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识记能力。由画面文字信息“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可判断这位历史名人是孙武。孙武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此书。故选B。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李白——“诗仙”,吴道子——“画圣”,杜甫——“诗圣”。故答案为B。
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项是宋词代表作,B项代表明清小说的高峰,C项是唐诗代表作,D项是元曲代表作。
1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史书中的“本纪”“列传”,可以判断这本史书是纪传体史书,《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B。
【概念连接】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但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的相互联系,代表作如司马迁的《史记》。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实。编年体将史实和时间紧密结合,但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历史事件的原委难以详尽,代表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1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可从题干中的“东晋”入手。《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步辇图》《送子天王图》均是唐朝的作品。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图片,可知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金刚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第(2)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即可。链接宋代科技文化成就回答第(3)题。被尊称为“诗圣”的是杜甫。明清两代,随着商业的繁荣和书坊的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成为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从而完成第(4)题。
答案:(1)图一:商朝制作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图二: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意思相近即可)
(3)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4)杜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