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大变革的时代附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轶变法的依据。商勒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2、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3、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4、李冰主持修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郝江堰
D.大运河
5、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6、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7、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奖励军功
8、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9、《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A.战车
B.水兵
C.铁兵器
D.弓箭
10、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1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2、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其改革却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贵族诬告他谋反,商鞅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严明法令
13、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4、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并且至今仍造福于人民的这个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治理黄河
D.白渠
15、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6、《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17、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建立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加强刑法
18、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事件是( )
A.辅佐齐桓公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晋文公改革
19、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20、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二、填空题()
2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小题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小题2】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小题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小题4】公元前————————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小题5】————————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22、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__________战中打败蚩尤;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__________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23、商汤在建国初期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做大臣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成就了霸业。
24、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水利工程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______工程。
25、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__________,它的复制品已在2001年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复制品被命名为“中华世纪鼎”。
26、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__________时期,是以________方式确立了封建制度。
27、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最迟__________已使用牛耕。
28、李冰主持修筑的 ▲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李春主持建造的 ▲ 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9、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30、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 出击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人的势力。
五、问答题()
31、活动探究(4分)《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32、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3分)(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2分)(3)材料二中“卫鞅”指谁?(1分)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1分)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1分)(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4分)(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回答:(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2)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材料二,这是后人称颂谁的诗?请你简单介绍他的成就。(4分)
34、读材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1分)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1分)(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4分)(3)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4分)
35、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七、综合题()
36、为了加强统治,历代统治者都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制度,请回答有关问题:(1)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统治制度是什么?(1分)(2)商鞅变法时在地方建立_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分)(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
37、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铁制工具的使用,使战国时期的各国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总结成都平原人民与岷江水害斗争的经验而筑成的都江堰。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泛滥成灾。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即郫江)和外江(即检江),分散了岷江的水流,既免除了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1)都江堰是秦朝时修建的。(2)都江堰的设计较为科学。(3)都江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都江堰的修建便利了灌溉和运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进步。
38、(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师大版教材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北师大版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1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2分)(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39、(8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2分)(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为恢复工业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又称《全国复兴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总署,由它召集工商界、劳工组织和消费者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由不同行业制定的这种法规后来达到750个之多。《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第7节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对雇员不得以必须参加公司工会为条件;雇主应遵守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材料三“在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的30年里,中国的出口增长了一百多倍,1978年时广东没有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工厂。30年后来广东南部的人,却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世界级饭店和高速公路。到1992年邓小平退休时,估计有一亿人次涌入广东的沿海地区。”——【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主张及其理由。(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法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法规内容产生的作用。(2分)(3)材料三中“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的历史影响。(2分)(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一点认识。(1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材料一 (商鞅)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准许民间买卖田地。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也陆续转向私有。……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如有违犯,当加降黜;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意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等。他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他的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以上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商鞅变法中国家奖励努力耕织的人,惩罚弃农经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人。( )商鞅变法后,土地私有制度在秦国逐渐确立起来。( )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人在任何场所说鲜卑语,必须说汉语。( )北魏孝文帝在多方面采取措施促使鲜卑族汉化。(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
42、统治者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⑴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改革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一点。(2分)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⑶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材料四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⑷材料四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材料五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大国崛起·美国》⑸材料五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1分)
43、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材料二材料三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材料四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的经济措施?(1分)(3)唐太宗基于材料三的观点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2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3分)
44、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改革的措施?(1分)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1分)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送运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一点)(2分)材料四: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五:日本的新统治者(明治政府)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4)材料四、五所述两个历史事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请问这一失误是什么?(1分)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是中的卫鞅指谁?他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中的孝公指哪国的国君?(3分)(2)在材料一的人物变法时期,要获得爵位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这一人物变法的作用是什么?(4分)(3)材料二的“诏”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6分)(至少举出两项)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在其内容之中通过奖励军功可以激发将士的斗志,所以B项符合题意,C是农业D是地方行政机构A项是土地的作用不能体现在军队战斗力上,排除。2.【解析】本题考查的战国时期的国家政策,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在此时期重视的是农业和军功,所以C项正确,当时做官主要是军功授爵,排除读书做官。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水利的兴修,李冰修建的是都江堰,难度不大,A项正确B是郑国修建C是秦朝时期修建的D是李春修建的。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水利的兴修,其中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是C项,B不是防洪灌溉工程D不是李冰修建的A是秦始皇统一南方地区修建的,均排除。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在其内容当中有规定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受爵,这是激发战斗的主要原因,而ABD项只是一个方面C项正确。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其中根据课本所述即可做出。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中安装军功授爵使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失,所以D项正确,BCA没有根本触动贵族的利益。8.B9.C10.A11.D12.B13.A14.B15.D16.C17.A18.B19.A20.D21.【小题1】元谋人 夏朝【小题2】粟 水稻【小题3】河南 陕西【小题4】770 221【小题5】管仲 李冰22. 涿鹿 长平23.伊尹 管仲24.都江堰 防洪灌溉25.都江堰 司母戊鼎26.战国 变法/改革27.春秋 战国末年28.都江堰 赵州桥29. 铁农具 牛耕30.长平 霍去病31.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2.(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1分)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1分)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1分)(2)通过改革,使齐国实现国富兵强。(2分)(3)商鞅(1分) 法家(1分) 地主阶级(1分) (4)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出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5)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6)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33.(1)商鞅;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2)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有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答出都江堰即可给分)。34.(1)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2)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3)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5.它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A、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秦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C、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它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6.(1)分封制(1分)(2)县制(2分)(3)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分)37.【解析】(1)题目中给出的是在战国时期的秦王命人修建的,所以错误;(2)材料中描述了该工程的作用,可见设计是合理的,正确;(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材料中的“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