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经济史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思想)
1、重农抑商政策
“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
但该政策压制工商业,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休养生息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经过长期战争之后建立的封建王朝,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统治者多实行这项政策,比较典型的有汉初、唐朝和明朝。
2、休养生息
3、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前期,严厉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口通商。这种政策虽然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是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统治者的措施
1、春秋:
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
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秦始皇
在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4、汉武帝:
在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5、唐朝:
唐太宗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6、1950——1952年
1953——1956年
50年代后期
1978年至今
中国在广大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犯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7、俄国1861年改革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8、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挽救经济危机。
9、三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主要在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生产工具
唐朝
原始人主要使用 作为工具
石器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 , 时期
使用范围扩大, 是我国
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牛耕的使用
曲辕犁和筒车是在 时期发明的。
珍妮机(英国哈格里夫斯)、
蒸汽机(英国瓦特改良)、
火车机车(英国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美国富尔顿)
灯泡(美国爱迪生)、
内燃机、汽车(德国卡尔.本茨)、
飞机(美国莱特兄弟)
(标志性行业)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水利工程的兴修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主持修建了
作用:
都江堰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有利于秦国的经济发展。
2、秦朝修的灵渠
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3、隋炀帝时期开凿了
大运河
一个中心:
两个端点:
从北到南分四段:
连接五大水系:
洛阳
北起涿郡,南至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隋朝的政治统治;但是另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隋朝暴政的表现。
大运河的地位:
作用: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西汉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
唐朝时期由于饮茶之风风靡全国,茶叶生产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茶叶成为商品;
两宋时期引入 ,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农作物品种
越南占城稻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金属冶炼:商周是 的繁盛时期;
丝织业:西汉开通了
南宋时期从海南岛兴起的
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的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青铜文化
丝绸之路
棉织业
两宋时期
制瓷技术:唐朝时候陶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品种多,著名的有:
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
景德镇
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等地造船业发达;明朝 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广州、泉州
郑和
最大的商业城市是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古代商业大都市
隋唐: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宋朝:
开封和杭州
广州、泉州
市舶司
交子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2)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3)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条件较好,更适宜于农业生产;(5)三国以来南方经济的开发,也为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2、过程
(1)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4)南宋时:完成南移。
3、标志:
“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代表人物:
2、受到的压迫/遇到的困难:
3、代表性的行业:
4、集中分布的地区:
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总体上比较落后。
集中于轻工业
集中于沿海地区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缓慢
洋务运动的刺激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受封建制度的阻碍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萧条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大批民族工业破产
日本的侵略和掠夺
民族工业的发展山穷水尽
经济危机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1929——1933年爆发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开始的标志: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3、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4、影响:
(1)经济萧条冷落;
(2)大批工人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经济组织
1、欧洲联盟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组织。
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2)欧盟的措施:
a.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b.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c.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d.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意义:
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目标:世贸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利用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1、美国的援助;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二)日本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原因
1、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
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日本。
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军事订
货刺激日本经济的繁荣。
4、日本制订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
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比较:
同
异
1、都进行了社会改革
2、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
3、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4、重视发展科技
5、都制订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1、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西欧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④要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科技的推动和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消极:
1、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4、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