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对提高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中考化学总复习
二、用好教材,提高复习效率
一、紧扣课标,提高复习效度
三、研究中考,提高复习针对性
一、紧扣课标,提高复习效度
不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避免用老教材、老方法来教学。
脱离课标, 盲目地加大复习的深广度。
课程标准是命题依据
复习的目标层次
1、复习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1)认知性学习目标
(2)技能性学习目标
(3)体验性学习目标
每个目标的水平又分为三个层次,知道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可避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第一层次(最低层次)
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体验、感受
第二层次(中等层次)
认知、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初步学习、认识、意识、体会、关注、遵守
第三层次(最高层次)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初步学会、
初步形成、梳理、保持、发展、增强
2、课程标准强调的内容
(1)化学实验(探究试验、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的评价、简单实验的设计)
(2)化学的学习方法
(3)化学与生活(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水的净化、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社会的影响、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3、课标淡化的内容
(1)基本概念的定义
(2)氢气性质、制法
(3)酸碱盐的通性
(4)Cl- SO42-检验
(5)化学计算
王晶回答:首先应该关注课标中明确规定的内容,这是第一位的,对于课标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碳酸钙的分解与课标中规定的有关碳酸钙的内容相关,又可以作为分解反应的例子,所以还是可以要求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具体例子,也是有意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则以课标要求距离较远,因为现在课标不要求还原反应的概念,对于氢气只从可以燃烧能做燃料角度介绍,即使要讲也建议不作为基本要求,更不宜采用。
新教材中出现的许多化学反应,在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比如碳酸钙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对于这些反应应怎样处理?
在酸碱盐一部分中,同原来教材相比,内容简化很多,在课标中对该部分要求也不同,做为历来的重点和难点,是否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按照课标省略?
王晶回答:按照课标要求,酸碱盐的知识内容要求,特别是盐的要求比现行教学大纲降低,对于酸重点是盐酸、硫酸,对于碱重点是NaOH、Ca( OH)2,对于盐课标规定主要是NaCl、Na2CO3、CaCO3,以及初中常见常用的几种盐,如CuSO4、AgNO3、AgCl、BaSO4等。可以要求学生了解检验H2SO4和氯化物的方法。
21.(06南昌)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
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C的化学式为 ;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右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06南昌市中考化学推断题
涉及到的知识点是金属的性质
21、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
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 它们的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
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③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根据
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
能是 (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07南昌市中考化学推断题
涉及到的知识点是碳和碳的氧化物
2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 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H可能是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
08南昌市中考化学推断题
涉及到的知识点是碳和碳的氧化物和酸碱盐知识
20.(5分) A、B、C、D、E五种
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
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
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能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A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B除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
(3) 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09南昌市中考化学推断题
涉及到的知识点是碳和碳的氧化物和酸碱盐知识
课标中与原大纲相比,增加了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其中内容大多琐碎而又难记,我们应对学生要求到何种程度?
王晶回答:课标要求知道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知道有机合成材料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属于常识性介绍。学生能够举出两三个有机合成材料的例子就可以了。
二、用好教材,提高复习效率
近几年的试题紧扣化学核心知识选择测试素材,在复习时一定要着重理解和记忆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教材既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备考时,一定要回归教材,教材中的重点探究实验、每节课后的“学完本节你应该知道”和习题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按《考试说明》中对各类知识的认知要求及知识点的覆盖面进行分类、梳理和建构,使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课本由“厚”变“薄”,避免“支离破碎”。
以一种物质为中心,将有关物质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让学生总结)
CO2
1、把零散知识织成网
C
+O2
CO2
CO
+金属氧化物
1.可燃性
2.还原性
常温稳定
太繁不可取
二、用好教材,提高复习效率
1、把零散知识织成网
2、重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在对知识的系统而全面的复习中切忌将知识孤立起来记忆, 而是应该将新旧知识前后联系 , 纵横比较 , 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形成开放、灵活的动态知识体系。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
2.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3. 除去氢氧化钠里的杂质的方法
与氢氧化钠变质的有关知识联系
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为什么? ‘
(2)怎样鉴别下列几组物质:
③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并叙述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3)设计实验,证明NaOH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
(4)设计实验,证明NaOH能与HCl发生化学反应。
(5)存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请你分析这种白色物质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6)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简述实验步骤。
①NaOH溶液和稀盐酸;
②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归纳NaOH的化学性质)
碳与钙的知识联系
自然界的氧循环与碳循环
二、用好教材,提高复习效率
1、把零散知识织成网
2、重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3、抓住物质性质的核心
物质性质
检验
决定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结构
决定
决定
决定
●二氧化碳知识小结
CO2性质
检验(用 )
决定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结构
决定
决定
决定
主要现象
三、研究中考,提高复习针对性
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作为依据,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复习时要有所侧重,要研究近年来我市中考试题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市中考偏爱的重点、难点、热点、题型等进行认真研究,使复习更具针对性。
1.研究试题
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物质结构与化合价、
溶解度曲线、
燃烧与灭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酸碱盐的知识、
O2和CO2的制备、
与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
营养物质、新材料等
化学用语 、
防止讲得过深、劳而无获。
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内容, 尽量不讲。
不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盲目地加大复习的深广度。
在复习过程中,为实现中考的要求和目标,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个人,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以达到提高的目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以便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2.了解学生
通过精选习题切实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不知道反应进行的程度
找不准已知未知
分析不出有关反应
(2)不能将课本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实际中去
(3)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4)概念混淆,判断不准
(5)欠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6)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对某些新题中问题的指向不清楚
化学用语的书写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复习中要舍得花时间进行化学用语的训练。另外化学实验现象和步骤的描述也是中考化学试题中的重点, 这也是历年学生的失分点, 在化学复习中, 也要舍得留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描述。
3.重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边角概念的复习
例如:适量、足量、过量的区别
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完全反应)的区别
现象与结论的区别
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区别
电解、溶解、潮解、分解的区别
称量、量取的区别
催化、净化、碳化、焦化、软化、酸化、熔化、
液化、汽化的区别等
课改已经多年,中考已不再是靠记忆、大量题海、重复式练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是以重点知识为载体的对多种能力、方法及价值观的综合测试。因此,无论平时的上课还是复习,都必须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4.注重应用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注重化学知识
与STS的联系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祝各位老师中考再创佳绩!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