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如: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1、化学:探讨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
能证明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如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C
如:酒精易挥发,放在空气中就自然挥发;而酒精具有可燃性,你得点火试试,也就是通过化学变化,才知道是否燃烧。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需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的性质
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腐蚀性、酸碱性、毒性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
4、蜡烛
火焰分 层,有 、 和 。
其中 的温度最高。故用 加热。
蜡烛燃烧,
罩上烧杯,有 ,说明有 生成;
三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外焰
H2O
(1)火焰:
(2)成分探究:
水雾
罩上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有 ,说明有 生成。
白色物质生成
CO2
结论:蜡烛一定含碳元素(C)和氢元素(H),
可能含有氧元素(O)。
【若是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是变浑浊。】
5、化学实验仪器和操作:
(1)仪器:
① 集气瓶 、玻璃片 ② 药匙 ③ 酒精灯 ④ 胶头滴管
⑤烧杯 ⑥ 试 管 ⑦ 量筒 ⑧ 试管夹 ⑨镊子⑩ 试管刷
可以用来直接加热:
试管、蒸发皿、坩埚
烧杯需垫上石棉网,
才能用来 加热:
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 保持水平。
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
试剂瓶的瓶塞应 ,标签应该 手心。
倒放
朝向
胶头滴管应垂直于试管口 ,不许 ;
用后洗干净,竖立放在试管架上。
正上方
插入管中
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 ,不准对着人;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 。
中上部
略向下
略向上
(2)操作:
可以用手轻轻煽动来闻气体、不能用手摸药品。
取用固体:根据药品形态选择:药匙、镊子、纸槽
先横放,放在容器口,后竖立,目的防止打破容器。
用容积为15mL 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
液体 mL ,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 。
5
中上部
用量要求: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2/3.
加热试管内部液体不超过1/3.
防止试管破裂的注意事项:
加热试管外壁干燥、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加热、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
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等。
酒精灯用法:不能用酒精灯引燃、不能用嘴吹灭、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需用灯帽盖灭;用湿布灭火。
连接:玻璃管和橡胶塞或胶皮管时,应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口,再用力将其插入。
洗涤: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再用水清洗试管。
干净标准:当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仪器已经干净。
气密性检查:原理气压差。
文字叙述:
用手捂热试管底部,
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后,导管口会上升一段水柱
则说明装置性严密;
反之,则说明不严密。
处理方法:应重新塞紧瓶塞
量取42.0mL 的水选用 mL (选用相应的量程)的量筒
和 ,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
则所量取的水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0
胶头滴管
偏小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B
6、空气成分探究: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1)饼干变软或物品变潮:
有水(H2O)
(2)可以提供呼吸:
有氧气(O2)
(3)植物光合作用:
有二氧化碳(CO2)
(4)呼出的空气含量变化:
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变多;含氧气变少。
(5)按体积分布:氮气(N2)78%,氧气(O2)21%,
二氧化碳(CO2)0.03%,稀有气体(He Ne Ar 等)0.03%
氮气和稀有气体:均不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因为化学性质稳定,均可以作保护气
(7)研究科学家:拉瓦锡。 结论:氧气约占1/5.
加热液态的银白色的汞:生成红色氧化汞,水位上升约1/5。
加热红色氧化汞:生成液态的银白色的汞和能使带火星木条燃烧的氧气。
(6)呼出空气实验探究仪器:水槽、集气瓶、饮料管、玻璃片。
(8)空气中含氧探究实验:
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待冷却后,内部气压变小,水倒吸,水位上升至1/5。
要求:反应物容易燃烧,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9)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空气污染指数测定:
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飘尘)。
(10)现有空气污染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
(11)保护空气方法:
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工厂“三废”处理、以步代车等。
8、氧气:(O2)
(1)物理性质及应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
在一定压强下,转变成淡蓝色的液氧或固氧;
不易溶于水( )。液氧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2)化学性质及应用:
助燃性(可以支持多种物质燃烧)
氧化性(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提供呼吸,供给人类及生物呼吸
7、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合一。如:A+B+C=D
分解反应:一分多。如:A=B+C+D
b 、氧气能与铁反应:
a、氧气能与镁反应: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
①氧气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用作照明弹
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
C、加热汞
和氧气反应:
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②氧气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 、氧气能与红磷反应:
发出黄光,产生白烟,
生成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在瓶底放少量水,防止生成的白烟污染空气。
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氧气能与木炭反应: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c 、氧气能与硫反应:
在空气中,火焰淡蓝色;在氧气中,火焰明亮蓝紫色,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SO2)。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在瓶底放少量水,防止生成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d、氧气能与蜡烛、酒精、天然气(甲烷)等反应:
从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出石蜡、酒精、甲烷三者中都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糜烂、酿酒或醋等。
(3)制取氧气: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得到液态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b、加热氯酸钾(白色)和二氧化锰(黑色)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c、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如二氧化锰MnO2):在反应中起着催化作用,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4)发生装置:
(5)收集装置:
(6)氧气的检验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有复燃;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7)氧气收集满的检验方法:
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排水法: 当气泡从导管口冒出
(8)制取氧气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a、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操作中,应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 。
防止受潮的药品受热产生的水回流而使试管底部破裂。
b、加热时必须用酒精灯的 焰,因为 。
外
c、水槽中的水将变成紫红色的原因是: 。
试管口未放一小团棉花,使高锰酸钾沿着导管流入水槽。
d、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气体的目的是: 。
排尽空气,收集纯净的氧气。
e、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集气瓶内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
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f、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可能是: 。
水未装满,残留空气 或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就收集气体。
外焰的温度最高。
应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g、收集完气体后,应该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i、刚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
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j、在做硫或红磷燃烧的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
防止生成的有毒气体或固体污染空气
用手捂热试管底部,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移开后,若观察到导管口有倒吸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k、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h、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防止加热时,受潮的药品产生的水倒吸而使试管破裂。
某老师在收集气体时忘记贴标签,现在这无色气体,可能是氧气、空气或二氧化碳,你如何帮他解决?
用点燃的木条。
往集气瓶中插入点燃的木条,
若木条 , 则原气体是 ;
往集气瓶中插入点燃的木条,
若木条 ,则原气体是 ;
往集气瓶中插入点燃的木条,
若木条 ,则原气体是 。
燃烧变化不大
空气
燃烧更旺
氧气
熄灭
二氧化碳
(9)气体的鉴别:
9、分子和原子: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特征:
气体: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氦气(He)
金属单质: 由原子构成,如金属铁(Fe);
部分非金属单质:碳(C)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质量小、体积小;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加快;分子间有间隔。
放置一段时间后,水变成少:
加热时,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3)分子:由原子构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原子:物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
通电分解水:
水分子发生改变,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烧杯A:
烧杯B:
酚酞变红
酚酞不变红
烧杯C:
氨水不变色
大量氨分子运动扩散到A烧杯,与水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氨水,使酚酞变红。氨水具有挥发性。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5)分子种类:按含原子个数或原子种类分。
单原子分子:如He ;双原子分子:如O2 ;
多原子分子:如氨气
如CO
含同种原子分子:
如O2
NH3
含不同种原子分子:
10、化学方程式:
(2)配平依据: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3)配平方法:①观察法 ②最小公倍数配平法
(1)用元素符合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Cl2+H2 = HCl
如:
化学方程式:
P
P2O5
O2
O的最小公倍数:
10
因而O2的系数为:10/2=5
P2O5的系数为:10/5=2
最终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2P2O5
5O2
1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与带 电荷的核外 构成的。由于两者电量相同,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 。也称原子显电中性。
(2)原子核由带 电荷的 和不带电荷的 构成;因而,原子核带 电荷。
正
质子
中子
正
原子核
负
电子
电性
(3)构成原子的微观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原子的相对质量近似=质子数+中子数
(5)元素的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12的质量的 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单位为“1”。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2
2
2
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在作高速运动。
1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性:
带正电
(1)原子的核外运动状态可以用 表示。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分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a=b+c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
1
2
2
3
2
1
5
2
4
2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只能排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排 个电子,最外层(除第一层为 外)不能超过 个电子。
2
8
2
(2)同周期(横排)的原子核外 相同;
同族(纵列)原子 相同,因而,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3)稀有气体:
最外层为 个或 个时,微粒达到稳定状态。因而化学式写成:He Ne
8
2
(4)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 小于4个,最外层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金属阳离子。如Na+,因而,金属化合价为正价,如钠为+1价,写为:
(5)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 大于4个,最外层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如Cl-,因而,非金属化合价为负价,如氯为-1价,写为:
13、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称为离子。
(2)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书写,
数值在前,符号在后。如
阳离子和阴离子
(1)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质子数 大于 电子数;圈内数大于圈外数字和。
(3)阴离子和阳离子判断技巧:
阴离子:质子数 小于 电子数;圈内数小于圈外数字和。
(4)离子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5)离子符号书写的意义
:每个钙 离子带 2个单位的 正电荷
:8个钙 离子。
(6)离子形成化合物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钠离子(Na+),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Cl-),
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氯化钠。也就是说,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4、元素:
(1)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统称。
(2)判断元素种类:质子数。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3)化学反应时,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4)加碘盐、补钙、补铁均指的是“元素”
(5)元素符号书写规则:一大二小。如Ca Ba
15、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按照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排布的。
7个横行,横行称周期;
18个纵行,纵行称族。金属位于左方,非金属位于右方;
最后一列是稀有气体。
16、水
(1)硬水和软水均为混合物,用肥皂水鉴别。泡沫多是软水。
硬水变成软水方法:煮沸或蒸馏。
(2)水的净化过程:
水净化过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3)水的净化方法:
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消毒法
(4)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注意图。
净水器中的石英砂、纱布起过滤作用。
(5)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异味、色素和过滤水中的杂质。但不能将水软化。
加入明矾,产生沉淀后,再过滤。
(6)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得到纯净水。
可将硬水变成软水。长期饮用蒸馏水,缺乏人体所需元素。
温度计的水银球:支管口附近;冷水下,热水上;垫上石棉网。
17、水在直流电条件下分解的实验
(1)验证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现象: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均出现 ,
气泡
1:2
接“+”极的玻璃管产生 ,
接“-”极的玻璃管产生 ,
两管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O2
H2
(4)方程式:
(3)气体检验: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
能够燃烧,火焰淡蓝色,生成水:
O2
H2
18、物质的分类:
(1)按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按组成元素的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如液氮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是混合物。如液态空气。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氧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如水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水、氧化镁、二氧化碳等。
19、化学式
(1)化学式概念:
(2)化学式意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如H2O)
A、宏观: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B、微观:
(a)表示1个分子:
(b)表示1个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如H2O)
表示物质:水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
符号H 、2H 、 H2、 2H2 各具有什么意义?
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
2H:表示2个氢原子
H2:表示氢气、1个氢分子、1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H2:表示2个氢分子
单质:①大多数非金属、金属和稀有气体等用组成元素符号表示如:镁 Mg 氩气Ar
②用X2表示的常见:H2 O2 N2 Cl2
化合物:金属左边,非金属右边;如 氯化钠 NaCl
氧化物:氧元素右边,其他元素左边。
如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3)化学式的写法:
(4)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气态读:“某气”如氧气;其他读:“某”如镁
①先写后读②读作“某化某” ③当组成物质唯一时,个数为1可以不读;若不唯一,则需读出。
化合物:
(三)化学式写法和读法:
1、单质:
(1)写法:
(2)读法:
2、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1)写法:
(2)读法:
①大多数非金属、金属和稀有气体等用组成元素符号表示如:镁 Mg 氩气Ar
②用X2表示的常见:H2 O2 N2 Cl2
气态读“某气”如氧气;其他读“某”如镁
金属左边,非金属右边;如 氯化钠 NaCl
氧化物,氧元素右边,其他元素左边。
如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①先写后读②读作“某化某” ③当组成物质唯一时,个数为1可以不读;若不唯一,则需读出。
20、化合价:
(1)定义:表示某元素原子与其他元素原子间化合的能力。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看最外层电子数。
(3)常见化合价:
三铝四硅五价磷,
硫有负二正四六,
一价 钾 钠 氯 氢 银,
二价 氧 钙 钡 镁 锌
二三铁,二四碳,
铜汞二价最常见。
(4)规律: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5)化合价的应用:
(a)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练习:请写出+4价碳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正价左,负价右,交叉化简定个数,写右下验正误)
(b)已知化学式判断其中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练习:锰酸钾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
+6
高锰酸钾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
+7
已知 K元素化合价为 ,
O元素化合价为 。
+1
-2
K2MnO4
KMnO4
2x(+1)+1X(m)+4X(-2)=0
1x(+1)+1X(n)+4X(-2)=0
解得:m=+6
解得:n=+7
KMnO4
高锰酸钾
K2MnO4
锰酸钾
如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NO3
寻 亲:连连看
化合价
硫酸钠:
而1可以省略,故写成:
硝酸钙:
而1可以省略,故写成:
硫酸铵:
而1可以省略,此时的括号也省故写成:
导学目标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氧化某:
(2)某化某
(3)碳酸某
(4)氢氧化某
(5)硝酸某
(6)硫酸某
(7)某酸
酸:盐酸 HCl 硝酸 HNO3 硫酸 H2SO4
碱: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钙 Ca(OH)2
盐: 硫酸钠 Na2SO4 硫酸钾 K2SO4
硫酸钙 Ca SO4
硝酸钠 NaNO3 硝酸钾 KNO3
硝酸钙 Ca(NO3)2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氯化钠 NaCl 氯化铵 NH4Cl
氯化钾 KCl
21、相对分子质量(Mr)(书87)
(1)定义: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应用: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如HCl H2SO4)
求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练习1:求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练习2:求H 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用a%表示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