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滕王阁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 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能够翻译重点语句;能够背诵和默写名句;掌握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理解典故的作用。
3.情感目标 了解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
学习课时
三课时
文化常识
1.对联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唐代著名诗人,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最大。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
3.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民国十五年(1926年)终毁于兵燹。其间创而重修,修而又毁,毁而复建,有确凿文字可考者达28次之多。今日的滕王阁重建于1989年。
4.写作背景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5.序与骈文的知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段句熟读
1.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三三式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一五式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二四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二二二式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三四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二一四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四三式
2.正音
翼轸 瓯越 台隍 懿范 襜帷 骖騑
雕甍 棨戟 潦水 崇阿 雨霁 孤鹜
彭蠡 衡阳之浦 遄飞 睢园 睇眄
帝阍 命途多舛 涸辙 宗悫 簪笏
叨陪 黄龙之轴 盛筵 鸣鸾 槛外
疏通积累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①俨骖騑于上路
②青雀南龙之轴
③所赖君子见机
④四美具,二难并
⑤云销雨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腾蛟起凤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窜梁鸿于海曲
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⑦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⑧宾主尽东南之美
⑨宾主尽东南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俨骖騑于上路
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实词)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④聊乘化以归尽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
(8)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5、重点虚词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6、句式积累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
4、所赖君子安(于)贫
5、童子何知
6、纤歌凝而白云遏
7、怀帝阍而不见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探究
一、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二、赏析第一部分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三、赏析第二部分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四、赏析第三、四部分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2. 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3.在理解了每个典故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的基础上,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是如何来安排行文思路的,又是怎样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提示: 从整体上把握,考虑诗人在这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4.提问: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5.学生讨论:文章前后是如何照应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材料补充
1、《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①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②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③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④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新修滕王阁记》)(桑进林)
2、三大名楼诗作
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拓展阅读
一、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1——2题
1、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出滕王阁的居高临江之势,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的现状。
B.三、四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
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七、八句的意思是: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谐。
B.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 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
1、B;2、D。
二、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3—11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3、“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岳阳楼 B.鸛鹊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4、“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5、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3.A(“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4.C(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