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滕王阁序(并诗)
一、字音(红色字)
星分翼轸 蛮荆 瓯越 陈蕃之榻 台隍 棨戟遥临 懿范 襜帷暂住 躬逢胜饯
潦水 俨骖騑 崇阿 鹤汀凫渚 萦回 绣闼 俯雕甍 川泽盱 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黄龙之轴 彭蠡之滨 衡阳之浦
逸兴遄飞 爽籁发 纤歌凝 睢园绿竹 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穷睇眄 天高地迥 南溟深 怀帝阍 命途多舛 窜梁鸿 酌贪泉 处涸辙 北海虽赊 东隅已逝
请缨 慕宗悫 舍簪笏 叨陪鲤对 今兹奉袂
盛筵难再 梓泽丘 佩玉鸣鸾 槛外
二、文学常识
(一)、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骈文句子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骈文的形成,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流行时期,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运为最后一个作家。
(二)、王勃(649~676年)
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
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
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
(zhì)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如《滕王阁序》。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勃(64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代学者王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guó)州参军。坐事,复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七。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急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王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一方面高歌赞扬了初唐四杰,另一方面又批评了那些好高骛远,夜郎自大,轻薄为文,假呻吟瞎浪漫的人们。
哂(shěn):讥笑。 不废:不影响。
《滕王阁序》相关内容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写作背景】 写此文,正是王勃流放越南途中,路经南昌,恰逢洪都府知府阎公重修滕王阁,莅临其宴,一气呵成此赋,王子安之才气当时技惊四座,使阎公目瞪口呆,惊为绝世奇才。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鹊楼
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三、研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1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由古及今,道出历史久远。(时间)
又切入正题。
由天到地,道出界域广大。
空间
用典、渲染。写滕王阁的物产
珍异及人才之灵异。
由赞“雄州”到赏“俊彩”。
承上启下,过度自然。
写地理位置,道出洪都气势。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小结: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地势雄伟物产异
人杰地灵宾主贵
引出参会的人物。
参会人物之多,烘托出宴会的盛况。
说自己年纪轻轻,能躬逢盛宴,十分荣幸。“我”这样参加,谦逊而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二)、第二部分(第2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点明时令。
描绘秋天山水秀丽。
写作者驾着马车,造访名阁。
滕王阁近景。描绘滕王阁的优美环境和雄伟气势,指出滕王阁在山水名胜之地。
登高远望:山川之美,有尺幅千里之势;人烟之盛,突出其富庶祥和的气象。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远近结合,写雨后天晴的景色。
意象: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其次,动静和声色结合。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齐飞”、“一色”点晴,整个都活了起来,可谓动静结合,远近相宜,将这四种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再次,巧化成句,别出新意。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
《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周公意属于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描绘了一幅深秋黄昏水天一色图,天地相连,渲染出滕王阁周围壮丽宏阔的意境。
用散文语言改写成一段文字。
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淡红色的烟霞伴着夕阳沉醉,婉若惊鸿一瞥随孤鹜消失在天边。然而细看来却不知究竟是天还是水。长空凌驾于秋水之上,又与秋水交融为一体,雄伟,辽阔却仍旧总是充满了柔美和恬淡。青天与碧水,天水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水草、鱼虾,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朦胧的景象仿佛绮丽的梦幻!让人看不真切,亦真亦假。在天边,孤鹜就像是一个匆匆过客,踏着云彩翩然而过,鸣声唳唳,回荡在衡阳的水边,不一会儿,就已经变成斑驳的几点连成一条细线。落霞如同神话中的飞天腾空而起,五彩斑斓,耀映天际;秋水也给长天频送秋波,艳羡其亮丽,终于两情相悦,水天一色,融为一体。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作者发挥想像,写生活之乐“渔舟唱晚”,大雁鸣叫“雁阵惊寒”,社会和自然各自成趣,又融为一体。
小结:写作者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及滕王阁的自然、人文景观。
楼阁壮丽山川秀
秋景溢彩水天美
(三)、第三部分(第3段)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即兴抒怀,笔锋一转,又写宴会盛况:箫管齐鸣,清风伴之而来;清细的歌声,使白云为之停飞。
运用典故,再赞宴会、宾主,为下文写落魄失意作烘托。
由宴会写到宴会之外,触动情感,作者也为此情感得到升华,为下文抒情张本(铺垫、蓄势)。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想像宇宙广阔,衬托人生渺小,引发人生的感慨。
宕开一笔,既写眼前之景,也浮想人生。
作者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自我悲伤之情。
直接点出主题。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
此两句是王勃铭志之语,短短二十字,表明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开朗的情怀,将他的高傲风骨,积极向上在危难之时不坠志向的心衷描写的极其到位。凡后世怀才不遇者常以此两句作为励志之名言,就可见此心的高洁了。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圣主”“明时”的不满,也宽慰自己在内的所有失意之人,要把人生的失意看做常态。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结:正面写宴会的盛况,引出自己抒发人生感慨,表明自己崇高的人生观。
宴会籁歌有四美
人生际遇话感慨
借用典故中的人物,反衬自己的坚定意志。
以物喻志,再现自己的豪情壮志。
(四)、第四部分(第4、5段)
勃,三尽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作者的自我介绍。
借古抒怀,抒发心声:有报国之志,无报国之门,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齿龀(chèn)、龆(tiáo)龀:指儿童换牙(7、8岁)。
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指女子13岁。
笄(jī)、及笄:指女子15岁,女子成年之礼。
束发:指男孩15—16岁。
冠、加冠:指男子20岁,男子成年之礼。
而立:指30岁。
不惑:指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指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耆(qí):指60岁。
古稀:指70岁。
耋(dié ):指70—80岁。
耄(mào):指80—90岁。
期(jī)颐(yí):指100岁。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奉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另起一笔,连用典故,指出侍奉父母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前一句写自己的失望,后一句赞阎公等人;借用典故,再次感叹怀才不遇,知音难遇。
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交代写作目的,不是“我”不尽欢而已,实是盛宴难离,知音难弃也。如此谦卑之语,当博其时宴会上各人之欢也。可王勃一题二意,既拍了宴会上的人的马屁,也应了此赋是应景之作的原意;更抒怀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即好景不常,虽有意于好景,然天下又有几人能常留好景呢?此深深的感叹,应是王勃当时的实际心意。
最后的收尾,王勃有点自得,因为其作实名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即其时的引子。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有了好的引子,相信其后的赋定是佳作。然其序已冠绝古人,何人在此序下还敢献丑呢?“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王勃让宴会上的人作其赋,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金玉在前,非佳材何敢跟其赋,实多言矣。吾不知其时宴上人等是否还作其赋,但世之留存,唯王子安之序也,常引之为憾,然莫可奈何也。王勃以此语结句,像似歉逊,但傲然文人之气,跃然纸上。以此收篇,并无不妥,只是苦了宴上诸人,不知其时何以为继。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小结:自叙遭遇,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作序,并当席赋诗。
自叙遭遇逢盛会
应命写作赋诗序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第一句写滕王阁的气势(空间),第二句写滕王阁意兴阑珊(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空间转入时间,“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小结:通过描写滕王阁的昔盛今衰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四、主题分析
这篇骈文,用富丽的辞藻,描绘一幅色彩明丽的滕王阁秋景图,意境开阔;也描绘了空前盛大的宴会情形,作者感慨盛宴难再,从而作者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哀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五、艺术品鉴
(一)、描写景物,笔法多变。
1.注重色彩的变化。
2.注重远近视觉的变化。
3.表现虚实相映之美。
4.摹写景物的浑成之美。
(二)、注重辞藻,辞彩华美。
(三)、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1.运用典故(明用、暗用、化用、连用),简练含蓄
2.运用借代
文中六处借代用法 (1)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3.运用对偶
(四)、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滕王阁序》集评
以文论,此四六体也,平仄要工,段落要明,次序要清,多用古典,词要藻丽,方有足观。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八《华丽》
对众挥毫,珠玑络绎,固可想见旁若无人之概。而字句属对极工,词旨转折一气,结构浑成,竟似无缝天衣。纵使出自从容雕琢,亦不得不叹为神奇,况乃以仓猝立就,尤属绝无而仅有矣。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色彩明丽秋景图,宴会空前难再有
天生英才赋诗篇,人生不遇抒感慨
王勃的作品欣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蜀中九日登高
《纪事》作和邵大震,一作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一、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 接孟氏之芳邻
二、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襟三江而带五湖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目吴会于云间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三、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四、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控蛮荆而引瓯越 宇文新州之懿范
胜友如云 躬逢胜饯
胜地不常 家君作宰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俨骖騑于上路 临帝子之长洲
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披绣闼 舸舰迷津
逸兴遄飞 气凌彭泽之樽
穷睇眄于中天 穷且益坚
天高地迥 识盈虚之有数
地势极而南溟深 命途多舛
北海虽赊 岂效穷途之哭
他日趋庭 敢竭鄙诚
恭疏短引
五、文言虚词(红色字,意义和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
龙光射斗牛之墟
秋水共长天一色
宁移白首之心
他日趋庭
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的标志)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七、背诵
1.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3.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八、成语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高朋满座 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萍水相逢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时运不济 投笔从戎 叨陪鲤对 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