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5 滕王阁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5 滕王阁序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滕王阁序》教学参考:少年早逝叹王勃,千古留名滕王阁(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翻开上下五千年,大凡盛世不外君主强势、武威四布、疆域广袤、国强民富。比照下来,远数秦始皇,中为唐太宗,近是康乾。但是,仔细瞅瞅远的近的总缺少点什么——“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再比较一下,虽然稍逊风骚,比之烧书籍埋儒生的赢政、见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封杀江南文士无数的玄烨,李唐真真是盛世,唐朝的那些诗人们,比他们的前人后人幸福得多,且不说狂傲如“天子唤来不下船”的老李,也不说一味挖苦上峰不顾民生而“朱门旧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一个少年书生王勃的际遇就能看出许多,尽管王勃的结局有点凄然。

    一、年少俊秀跃龙门
    王勃字子安,生于650年(高宗永徽元年,一说是太宗贞观二十三年549年),绛州人龙门人,现在属山西省河津市,河津临黄河东岸而成,西渡是陕西韩城。绛州古称合东,这地界多出名士。王勃爷爷王通就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峙当过负责礼仪招待的国宾馆主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六河县令、越南河内(交趾)令等官,故而,王勃算得上诗书官宦子弟。
    良好的出身让王勃“出名要趁早”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与他天资聪慧、博闻强记、刻苦学习有很大关系。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便读通文章能写一手好文,且一气呵成文采飞扬,他们家一世交杜易简,夸奖王福峙、王勃、王勃哥哥为“王家三棵临风的的玉树”;后来,王勃不幸早殇,他好友杨炯合编的遗作《王勃集序言里说:王勃九岁能通读读汉书,十岁时把《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读个滚瓜烂熟,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精通,老杨作为好友对亡友会有过誉之词,但古人淳朴,虽有夸张大概不会十分离谱,想来总有一定事实作为根据。总而言之,王子安属于记忆超群的奇才和自学成材的天才。
     隋唐时,政治制度变革引起人才选拔形式的革新,科举取士制到了唐高宗李治时代基本成型,这给当时广大平民知识分子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每年开制科,前往长安应试的学子络绎不绝。王勃精干,应试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主动上书副总理刘祥(右丞相),信中气盛地说:“之所以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怀揣一颗跳动的心,心中洋溢着气壮山河的浩然之气。”唐朝开国不久崇尚气节豪放,重视人才选拔,刘看了王勃洋洋洒洒的文章后十分感动,直接把小王勃的事告诉了皇上李治,皇上对这小伙子就有较深印象。于是,借先前铺垫打基础,应试时他靠诗书才情出类、策论有见地有想法,便进得杏儿园,吃过探花宴,中了进士。唐朝科举初兴,关节少通,考官把关甚严,年年落第者无数,他轻易得志,比之于“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的落第着,幸运之极。此时王勃14岁,尚是一刚刚能戴帽子的人,正所谓少年得志。中举后王勃被授职朝散郎职,朝散郎是七品小官,对照现在的当是主任秘书之类的东西,兼陪王子们读书的差事(侍读)。王勃中举后实授官职,照常规在朝廷里好好当差,晨五昏九一旬一休,走马兰台当转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写写画画把差事应付好,如无其它变故,在天下最大衙门里混,耐心等待总有锥漏的时候;就算苦熬,按唐朝定制京官三年一考,无错便有功,说不定还能升职或者外放个县令之类的实缺,即便没有什么变化,总不至于有什么大状况出现。何况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机会总是有的。
       但没等到三年课考,他就被一个太子党物色上了,中举后的第三年(666年),李治的儿子沛王李贤主动请王勃做王府修撰。从字面上看,修是改、撰是写,做王府修撰其实就是王府秘书长。一个王府也是个不小的官僚机构,是官僚机构就要有文字性的东西,上要个他老爸写奏表,中要和大臣兄弟联络,必要时还得给MM们写点酸诗唱和,所以这个上传下达的位置相当重要,一定要一个杰出的人才担当才行,沛王选了王勃。                                                                                                                 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服务对象有关,在大朝廷里,每日忙忙碌碌,不显山露水,机会实在少,王勃是个聪明人,王子将来可能是皇帝的兄弟,俗谓皇亲,一旦到了太子党的圈子里,交游广阔许多,这对发展一定有好处;唐朝王子们在爷爷父亲打下的江山中,生活环境当然优越,作为一般人员的子女能见识一下也是万分荣幸的事。最重要的是,皇帝准许了,他没有推脱的理由。写文章是王勃本行,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怀着各种想法上任了。


二、轻狂草檄祸罪身
      秘书长是起草或修改文章的,这就需要我们先熟悉一下唐朝的文体。诗歌经过诗经、乐府、古风,到六朝时期随南北文化融合,作为语言表现形式的诗歌,在音韵、体制方面已经与律诗基本相近,这与六朝时流行骈体文有很大的关系。
       骈体文、又叫骈俪文,是赋的变种,这种文体继承了汉赋的气势和形式,通篇极近铺陈夸张之能,一样的话说出来,一是要吊文还要转古,怎么说起来让人觉得晕就怎么说;再一个就是对仗对偶不断,音韵丰富,读起来,相当好听;至于华丽外表掩饰下的内核却多是些风花雪月,即便说重要的事也是废话一箩筐了还没切入主旨。后来人不耐烦了,柳宗元韩愈提倡“唯陈言之务去”古文运动,矛头直指花架子骈体,才使这劳什子告一段落,这是后话。在王勃时代,因李世民喜欢骈体文这口,“上有所好”,细腰的文人便写出来大腹便便的文章。到高宗朝华丽浮躁的骈体文还是文学主流。
       王勃当了秘书长,有了进身的阶梯,人家贵王子能看得起小书生,这便是知遇只恩,士为知己者死,自然要卖力效命。书生人情一张纸,更何况还是职责所在,所以少年轻狂的他写许多吹捧、拍马的、应付差事的文章。老话说的好,“言多比失”,得意洋洋的王勃不小心撞了霉头。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大唐盛世物阜民丰国力强盛,四海朝圣八方宾服,相当繁荣。“饮食饱则思逸乐”,民间的歌舞厅酒吧小戏院层出不穷(以三彩歌舞俑为证),这还不算完,嗜赌是人类天性,当手里有俩小钱的时候,赌风尤烈!于是乎在酒宴上射覆斗草,宴乐罢了,打马球斗鸡成了比较高级的娱乐方式。民间热闹非凡,王子们也不甘寂寞,这就有了王勃的《戏为檄英王鸡文》。
       这是王勃当秘书长的第二年的事,也就是668年。王子斗鸡于小民有所不同,沛王李贤邀英王李显斗鸡就有人撺掇下战书,有了战书才有气势,才有理由、才能兴师动众,才能够显示出这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郑重其事。
       战书的作者非王子安莫属。王子安确实有两下子,在《戏为檄英王鸡文》里他把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跟鸡相关的事情捋了个遍,用戏谑的口气写说:鸡的来头大着呢,是天上的星宿,是人间的的通微神明,能把人叫醒,能勾起人的思乡之情,闻鸡起舞鸡鸣狗盗等等等等都是人类对它的评价;把鸡的形象品质描述了一番:鸡还是德行很好的东西,它头戴文官的帽子,脚蹬武将的战靴,苍蝇和蟋蟀见了都害羞,至于打斗起来啊,扑扇翅膀,挥舞爪子,使劲啄击,斗志昂扬,要是胜利了,把失败者的肉都吃了,趾高气扬啊!最后用傲慢而挑衅的口气说:尽管来吧,来战斗吧,别象个母鸡一样活着,勇敢地战斗吧!
       这样一篇小文出来让人可笑可乐,坊间就流传开来,流到皇帝手里后大事不妙。高宗李治不看则已,一看龙颜大不悦,且怒火冲天:“可恼、可恶、可恨,二王斗鸡,本是无厘头的事,王勃身为太博,不加阻拦,不讽喻劝谏,还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看看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满纸血腥杀戮,一派刀光剑影,这真是檄文啊。不成体统,还有制造矛盾生成事端的可能,简直是狼子野心,其心当诛。”当天就派小黄门传旨,废职罢黜,不得在京城逗留。
        西人有名言“政治是是上最肮脏的东西”,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一样。王勃倒霉了才知道犯下严重错误:影响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真有“交构(制造矛盾)”的嫌疑。历来皇权的获得充满了暴力杀戮血腥,唐朝尤甚,严酷到父子相迫、手足相残王子之间的权利争夺从没停息过: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杀建成、元吉逼迫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的儿子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皇位而相互残杀,惹得李世民大怒,剥夺了两个人的继承权,晋王李治渔翁得利荣登大统,这过程很残酷。神经紧张是有原因的,弟兄反目成仇挥刀相向让李治心惊肉跳。王子安小小年纪不知收敛,轻狂率性撞到了枪口上,是偶然也是必然。
       被黜后,王勃相当郁闷,无意中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懵懂里获罪被斥割,真是象梦中黄粱,一枕醒来不知前路何方,心中悲苦多多,写了首《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这与前期的《送杜少辅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时不同势不同心境不同,读起来感觉也不同,可见这件事对王勃打击非常之大。不过少年气盛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文人,都有一点臭毛病,王子安失意一阵,也觉得没什么,读万卷书后,借这个机会正好行万里路,便拍屁股去了四川,那里有他几个弟兄伙。


三、半扫六朝锦粉色
       王子安少年轻狂没有政治头脑,缺乏战略眼光,没有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戏为之文成了惹祸根苗,被罢黜斥责,满心委屈,十分郁闷。但翻翻二十四史,那些怂恿皇室成员争强斗狠的角色,如果是个强势皇帝,比如象太宗世民,那结局不一定是这样了。严重的可以说是大逆,杀头事轻,灭九族都有可能,能落到这般田地实属不易。之所以这样与高宗李治比较懦弱或者说窝囊有关系,李治身体一直不大好,爱头晕,当皇帝因他宅心仁厚生性怯懦,不参与党争才得到的;后宫武皇后河东狮子一样,每天在老婆的高压态势之下,心情不好,对一些事情就不十分认真。另一个原因是王子安年龄小,确实还没有挑拨离间的狼子野心。有人为王勃叫屈,说皇帝圣明,王勃是因个别人向皇帝打小报告,写密信才导致王勃倒霉的。一个嘴巴上还没胡须的小毛孩子得罪了谁,以至使他们有除之而后快的想法?到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让他这么出色啊!运气不如他文章写不过他,搞点小动作教训他一下,心里就平衡了。于是就如此这般了。
        不过这样也好,让王勃有机会认识一下世道真面目,对他的成长有好处,更何况还有兄弟伙早邀请他四处散散心呢。谁会邀请一个落魄文人?当然是臭味相投的。
       我们现在把王子安的兄弟伙叫做“初唐四杰”,王勃算一个,另外三个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这四杰的称号在《旧唐书》里就有的:“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与现如今的杰出青年相似。王勃在四大杰出青年里排位靠前,年龄比较靠后,大概是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与他过早离世有关。排名先后不重要,重要是他们有同一个梦想,并为这个想法身体力行。
诗歌从出生就承载着表情达意反映生活的功用,所谓“文学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历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变,中国诗歌到了唐朝走进了皇宫大内和大臣们的深宅大院,成为“宫体诗”,浮艳绮靡的宫体诗只关注香艳和奢靡,充满了脂粉气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搭界,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沦落成酸文人和高官们解闷的工具。有道是“自古英雄皆解诗”,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个人物,但连英武剽悍的唐太宗都喜欢这样的东东,现在看来令人惊诧。举例说明:他写的《采芙蓉》里说“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看看,看看,一个大老爷们,象小女子样,携手嬉戏,花花草草的东西,风里带着香味,按现在的标准简直就是梨花体么!这时横空出现了四个杰出青年,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空洞的、无病呻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的老“梨花体”。
        其实四个人的差距还是满大,首先是籍贯、年龄悬殊,王勃山西人生于650年,骆宾王浙江人生于640年,卢照邻河北人生于约637年,杨炯和王勃年龄相仿,陕西人大致生于650年,排起来有十几岁的差异。其次是他们的职业不大相同,王勃是个秘书、枪手;骆宾王是个参谋,当过文官也当过兵;卢照邻干过县尉,相当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而杨炯从校书郎到参军再到县令,从政从军学文的过程更复杂。第三,他们这四大杰出青年也是后人送的,看他们的经历年龄籍贯,想来联系也不怎么密切(猜测哦,猜测不等于事实,就此打住。)但他们总有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经历不平坦,出身不显赫,再就是把唐诗从齐梁以来宫体诗的泥淖中解救出来。
        所谓“愤怒出诗人”,正因为他们生活在中下层,经历颇复杂,感受很深刻,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实在,老百姓能看懂,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唐初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扩大,知识分子颇有投笔从戎建树军功的雄心壮志,四杰的某些写出塞从军的诗篇,慷慨激昂、令人感奋地反映了这一思想情绪。例如杨烱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卢照邻的“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骆宾王的“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这些豪壮的诗句,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没有一点伤感的情绪,在唐以前的同类诗中是找不到的。他们的诗风开始转向刚健清新。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与齐梁以来的宫体诗相比较,用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状况,代替了宫体诗寄情声色的庸俗无聊。另外四个杰出青年用扬弃的态度,在格律音韵方面发展了唐朝诗歌,为后世的律诗发展打下基础。
      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当然就成了兄弟伙。不过,从现在的资料看来,只有杨炯和王勃过从甚密,这在老杨给王勃的诗集写序言可以看出。总的来说,这四个人是个小流派,但在当时并不成气候,慢慢的后人发现了他们在关键的时候起了相同的作用,所以授予他们初唐文学界四大杰出青年称号,大致应该好象是这样。
      至于王勃去四川散心,是找杜少辅还是找卢照邻(当时老卢在成都附近当武装部长),还是找谁谁谁,或者是自我流放,已经不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四、赋得南海泪满襟
      所谓“英才”,平常人嫉妒也就罢了,但如十分、百分、万分地出众,连老天爷也会嫉妒的。王勃一点点年龄就能文会诗,稍长大从龙门县跳到长安,正应了鱼跃龙门的说法,所有这些常人难得机遇都因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文辞清新,一个小小的斗鸡也铺陈出那么多的辞藻,惊动了皇帝老儿,说他名动天下不为过分,而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是《滕王阁序》,可惜的很,或许因为这序写得忒好了,写完不久,王子安踏浪归去,这就是天妒英才!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上元二年(675年)秋天王勃要到越南看在河内当县令的老爸,路过南昌,正遇上洪都督阎伯屿在江边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那时“学而优则仕”,反过来说就是“仕而学则优”大凡当官的都有两把刷子,一帮子文人官僚聚到一起,吃喝玩乐之余“登高而赋”,抒发一下感情再正常不过,写出来的东西要汇集成册,就成了所谓的书稿,就算是出版了。既然成了书,前序后跋是少不了的,王勃的《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大致就是这次聚会书稿的序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也不会赔本赚吆喝,阎都督借旬休机会在滕王阁上安排大家吃饭是有私心的,他要向大家推荐一个文学界猛人:女婿孟学士。宴会前孟猛人准备好草稿,只等到时在众人前面露一小手。那天,推杯换盏完了,阎首长借着酒兴拿来纸墨笔砚,假摸假样地请众人写序,大家心知肚明,纷纷摇头推辞,只有王勃毫不客气地接过,挥笔疾书。阎大人心里不痛快又不好发作,拂袖到旁边凉快去了。王勃写一句有人传一句,三两句后,阎首长沉吟不语,到后来听着听着阎大人起来拍桌子说:“不得了啊,王勃真是天才,这篇序言将永垂不朽!”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李元婴衔着银勺子出生,从小受到宫廷文化熏陶,很会享受生活,文化品位相当高,史书上说他“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从苏州刺史的位置上退下来,调任洪州都督,从苏州组织了一个歌舞团,每天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在赣江边建了这一楼阁当剧院用,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封滕王,剧院就叫做滕王阁。王勃到滕王阁大剧院时已经没有了舞榭歌台,看看眼前深秋的景色,想想沛王府里的风光,感慨就大了。
     《滕王阁序》骈体赋文,文辞绚丽、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有机结合,古往今来信手拈到,远近推拉象放电影一般,豪迈委婉融为一体。所谓文由心生,王勃的老家在河东河津,是晋陕交界的地方,一条波浪宽阔的大河在家门前流过,南北风景虽不一样,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大致相同。深秋时的黄河水与赣江水一样都舒缓了,都清冷了,河面山巅早晚之间都会升腾起淡淡的云烟;河洲的芦苇全然失去了青葱郁郁,枯萎衰败了;水鸟们耷拉下翅膀,准备渡过未来的严冬,有的撒脚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找温暖去了——这个秋天有点冷。站在高楼极目远眺,尽管有朱阁有高楼也有船工咿呀俚曲号子,但南飞的雁阵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登高怀远,天地无极,古往今来的事可以感慨的太多了:李广够厉害了,数奇;冯唐够忠心了,不用;梁鸿因为篇文章屁滚尿流地到海里打鱼去了,贾谊倒是半夜里被皇帝约见了,谈了些什么!这都是命!转眼再想,大丈夫壮志凌云,百折不挠,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要抱有希望,要鼓动起我们的勇气,从而产生争取胜利的力量。整篇赋有真情实感,有切身体会,有深沉的内涵,王勃写完后,在座人都伸大拇指都五体投地都因为能见证这篇旷古奇文而荣幸,纷纷要王勃签名留念,纷纷给王勃敬酒以表示感动的心情。
传说王子安写东西时,先多多研磨,然后蒙头大睡,一觉醒来,一挥而就,不改一字。这篇序应当是即席之做,写前他只喝了一瓢酒,连最基本的句点都没有,却是字字玑珠,句句精彩,很神气的。这与王勃基本功有关,更因为这序是他的肺腑之言,在到南昌前,他还经历了第二才打击,好友推荐到虢州地方当了个小官,却杀人再获罪。两次打击,让他心灰意懒,十几年光阴荏苒,蹉跎了岁月,消磨了豪情,不吐不快。
      王勃在南昌出了风头后没多停留,一路向南。不幸的是,在渡海时遇上台风,一代杰出青年淹没在惊涛骇浪里。王勃们的唐朝就是这样的社会,他的际遇用“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表达最为适宜,而他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已不单单在说南昌一个地方,“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成了祝酒辞中必不可少的点缀,“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统统用来概括傍晚河边的景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永远的励志名言。而“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莫不让人动容沉吟,心生悲凉,最感动我们的当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么,握手吧,朋友!为王勃,为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