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水浒》第十回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施耐庵。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作者简介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沧州遇旧
(1)
开 端
发 展
(2~5)
(10~12)
(6~9)
高潮和结局
酒店密谋
小二生疑
询问实情
买刀寻敌
买刀寻敌
庙里借宿
真相大白
奋起杀敌
到草料场
草厅交割
酒店沽酒
过 渡
雪夜报仇
第一部分(1):沧州遇旧(开端)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一是插叙
二是对话
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软弱性格
扶危济困、侠肝义胆、心地善良、有正义感,反映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第一部分(1):沧州遇旧(开端)
△重点分析
“我因恶了高太尉……”:对自己遭受高俅陷害的冤情虽含有怨气,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可见林冲此时还有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一面。他心中还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心地善良,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第二部分(2—5):买刀寻敌(发展)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识破仇人阴谋,激起复仇的怒火,说明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复仇怒火慢慢熄灭,说明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第三部分(6—9):到草料场(过渡)
△ 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
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第四部分(10—12):雪夜报仇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林冲性格的发展和生活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