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8 寡人之于国也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8 寡人之于国也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大全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大全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 
探究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探究指导 
1、    字音认读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通假字汇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3.古今异义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凶年。今义:指人和动物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者。) 
是亦走也(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4.词类活用情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词作动词,吃。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作动词,为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5、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6.文言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3)固定用法  
直不百步耳(直……耳:只是……罢了。) 
是亦走也(是……也:这也是……啊。)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则何如(何如:怎么样) 

7.作品简介 
《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探究活动(一)内容评注 




(三)探究解答 
1答:说明学习能改变人的本性。 
2答: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四个比喻证明了“学不可以已”。“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因为都“善假于物”,即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作者据此推论: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改造自己的缘故。 
3答:说明知识必须积累。 
4答:说明学习贵在有恒。 
5答: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四)结构图解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点: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 
(五)重点分析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六)释疑解难 
1、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2、.“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仁政”思想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七)课文鉴赏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强的重要决定因素。孟子还特别指出,“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八)写作特点 
1、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2、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如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这一点正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所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此外,孟文排偶句式的运用,突出了思想,深化了感情,增强了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3、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九)“思考•探究•练习”解说 
一、荀子从哪几方面阐述学习的道理?是怎样阐述的? 
参阅“重点分析”相关内容。 
二、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参考答案: 
1、輮以为轮    通“揉”,使弯曲。 
2、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资质、禀赋。 
三、请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不同含义。 
参考答案: 
已  动词:停止、结束。副词:已经。 
加  副词:更加。动词:施加。 
望  名词:月半。动词:希望。 
王  名词:君王。动词:统一天下,实行王道。 
四、背诵全文。 
略。 

知识补充 
有关资料 
一、荀子简介: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用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快乐套餐 
    【练一练,你会了吗?】 
一、基础训练 
  1.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2.选出对下面句中加点字“一”和“十”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选出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括号里标明号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 
  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 
   
  5.“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⑦渡过。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佛印绝似弥勒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典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上有何特色? 
   
  7.翻译下面的句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注:①应:适应。②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③养:指养生的东西。④动时:指耕作适时。⑤病:有“害”的意思。 
  8.借助于工具书,读通这段文字,然后说一说,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9.依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假如一时解释不出,则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同义或近义的。 
  (1)之_________(2)循_________(3)道_________ 
  (4)之_________(5)倍_________(6)薄_________ 
  (7)以_________(8)然_________(9)于_________ 
  (l0)分_________ 
   
【想一想,延伸与提高】 
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劝学篇》,按要求完成题目。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10.选出加括号的词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B.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C.诚宜(开张)圣听 
D.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11、.指出“所以”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 
12、.选出与“教使之然也”中的“然”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沛公然其计,从之 
B.杂然相许 
C.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归 
13、.翻译下列句子。 
(1)一可以为法则。 
(2)形乎动静。 
(3)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4、.根据课文内容,这三节文字分别应插入课文的哪节之后? 
甲文在课文______后;乙文在课文 ______后;丙文在课文 ______后。 

参考答案: 
1解析:A.jī;B.nú;C.放弃。答案:D。 
2解析:①一次,②专一,③④数量词。答案:D。 
3解析:前三句表转折,译为“却”;D.表承接。 答案:D。 
4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答案:⑤④①③⑦②。 
5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⑦④⑥②。 
6解析:概括文段内容并把握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答案:①学习的重要作用。②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7解析:要准确把握实词含义。 答案: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远处的人都能看到;顺着风来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可听到的呼喊声很清楚。 
8解析:综合全篇把握主体内容,不能拘泥于一字一句。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说了天行有常,事在人为,也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它的客观规津,这种客观规律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但是人能够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消祸得福。社会治乱的根源不在天而在人。这段话论证方法的特点是正反论证。 
9答案:应之以乱则凶——它,指自然规律。循道而不贰——“循”,遵循、依照。“道”,规律。使之饥——它,指国家、社会。倍道而妄行——通“背”,违背。寒暑未薄而疾——迫近。读bó。不可以怨天——因为[后面省略“之(这)”]。其道然也——这样。故明于天人之分——“于”,对。“分”,职分。读fèn。 
10、D(A.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今指学术研究有一定造诣的人。B.以为:凭借……获得。C.开张:此指广泛,今指开业) 
11、B(表原因) 
12、C(A.认为……对 B.……的样子 D.对) 
13、(1)一切可以给人作准则。 
(2)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3)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 
(4)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持就可以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同黑起来。 
14、文末 第三段 第二段 

【读一读,你有何收获?】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 
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评析: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