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3 囚绿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3 囚绿记

  • 格式:  DOC
  • 大小:  60K    5张
  • 时间:  2016-02

《囚绿记》表格式教案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课题
《囚绿记》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具学具


预 习 要 求
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有言外之意的语句
揣摩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板 书 设 计
蓬勃
  绿 向阳
   固执
象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二、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三、研读课文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
  全班交流后明确: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恋绿、囚绿、释绿、 思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
  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
  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
  


学生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蓬勃
  绿 向阳
   固执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学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
5.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象 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6.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学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
  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7.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
  8.布置作业: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
  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教 后 记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