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1 荷塘月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1 荷塘月色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荷塘月色》李镇西课堂实录(第二节)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在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由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仍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同意基本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仲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在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i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