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1 荷塘月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1 荷塘月色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荷塘月色》自修辅导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5  荷塘月色
导入新课
【识记书写】
哼(注意:右面的声旁不是“享”。)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右上面是刀刃的“刃”,右边无捺点,跟“梁”写法不一样。)  凝碧  风致  倩影  艳歌
【补充注释】
幽僻:幽静,偏僻。
弥望:满眼。弥,满。
凝碧:青绿凝结在一起。
【背景扫描】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中“自清”作名,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致力新诗创作,写有长诗《毁灭》(1922)。1925年暑假,离开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教学之余,文学创作也转向了散文领域,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松堂游记》等收入初、高中教材。另有名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散文集有《背影》(1928)、《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等。学术著作有《诗言志辨》(1947)《论雅俗共赏》(1948)等。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教师、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园。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本文虽有一点叙事的线索,但重点是描写荷塘月色图,是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故为抒情散文。
阅读理解
【路径点拨】
一、了解作者感悟生活的方式方法和特点。
二、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揣摩课文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语言。
【问题化解】
1.从课文的三部分顺序看,思路是怎样发展的?
化解:课文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落笔,写出门信步,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月光,心里不免生出“淡淡的哀愁”,形成了第一部分。这部分重点写“夜游”的缘由。直到看到月光下幽雅的荷塘,又生出“淡淡的喜悦”。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得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这是第二部分。这部分集中写对荷塘月色的欣赏。随即遥想古往今来采莲事,原本以为可以超然物外,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无奈地又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绕了一个圈儿后又回到了开头的“起点”。这是第三部分。
2.这篇课文的结构什么特点?
化解:结构特点,无论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都是圆型的。所谓外结构是指文章的形式、环节,时空的转换。所谓内结构是指内容方面的,就是文中的感情线索,即事借景所抒发出来的思想感情。
【疑难通释】
1.结合阅读全文,揣摩“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含义。
通释:一般认为由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险恶现实引起的。像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惧,那天晚上,他在妻子哼眠歌时作了一次短暂的“出游”,似乎想逃避现实,但到底还像是做了一个梦,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作者家庭中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使然。作者处在这些矛盾的中心点,在事业和感情上都感到苦闷。
还有人说,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
2. “颇不宁静”一句与课文中间、末尾哪两句描述思想感受的句子构成呼应?是怎样呼应的?
通释:跟课文开头一句写心情相呼应的两句话,可谓卓然醒目,一读便知。一句是第二部分在具体描绘荷塘月色美景及四周树上蝉蛙争鸣之后,笔锋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另一句是在发出这一哀叹之后,他又想到梁元帝与众艳女的嬉戏,这种场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当然无福消受也不屑消受,于是美梦方醒:“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因“心里颇不宁静”,故试探着游离现实,但又不能“得意忘形”,“超然物外”,发出一声充满“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慨叹。遥想昔人采莲南塘秋,但还是令自己想到现实中的江南。文章首尾及第二部分末三句描述心情的句子“遥相呼应”,使文章的情感线索凸现在读者面前。
3.“荷塘月色”其实是一个情景,作者为什么用了两个段落,按“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层面来描写?
通释:这可以从第一部分末句中“受用”一词寻到门道。受用者,慢慢享用之谓也。一个情景分两个段落、两个层面描写,充分体现了“受用”的特点。
又可从全文的文眼“心里颇不宁静”看,不是烦恼焦躁,“感时花溅泪”一语写尽,也不是兴奋激动,“一夜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作者是“踱着”的,又把眼前的“独处”当作享受,所以“有的是工夫”,能从容地观察欣赏,而后又能层次井然地描绘。
4.从哪些描述中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力特别深切? 
通释:感受力有两个要素,一是生活场景,二是触景而生的情感。感受生活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强,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品位。感受力深切,就是面对平常的生活场景,会有独到的领悟,进而有生动形象的表述。如第3段,写一个人走在静谧的煤屑路上,觉得似乎“万物皆备于我”,又觉得有点“超然”。又如第4、5、6段,写荷塘月色及四周景色,感到美得有点出俗,超拔,情不自禁地生了淡淡的喜悦,跟日间烦恼的生活一对照,又难以排遣其苦闷。这复杂的情感都是由眼前的情景所生。
5.对比旧教材,我们发现,第4、5段中各有一个比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峭楞愣如鬼一般”),第7段“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到“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大段描述及梁元帝《采莲赋》里的引文都得到了恢复,还了作品本来面目。编者删去又改回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通释:旧教材删节的原因可能是受极左思潮影响,怕学生读了想入非非,产生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同时也怕影响作者的“崇高”形象。
删后又改回,可能是为了还作品以本来面目,使作品完整地展现在学生读者面前。也可能是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之后,编者的认识提高了,相信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对作者也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再一味地为尊者讳。
6.文章究竟抒发了一种什么情?
通释:一般认为,文章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之情。开头定基调时用了否定句:“(颇)不宁静”,语意较轻,不是“十分烦恼”这样的肯定句,可见情感是颇为恬淡的。再从那晚见到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我且受用这无边无际的荷香月色好了”,月下的荷塘是那么的美妙迷人,荷塘的月色是那么如梦似幻,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看,淡淡的喜悦的心情跟所描写的景物是相称的。而这时听到蝉声和蛙声齐鸣,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是否定句,否定自己具有热闹欢乐的心境,联系全文意蕴,作者有的是什么?是热闹欢乐的反面──孤独哀愁。但这个否定句式也告诉我们,那种孤独哀愁也是淡淡的。
而有人则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上述问题,尚有以下多种观点:①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②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③本文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④本文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愤激的心情。⑤本文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升华】
1.人们对一事一物、一人一文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与时俱进”的,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知之甚浅到理解较深,从谬误到正确。2.散文特别能抒情。特别是富有人文思想的作者,面对常人认为是普通的景物,能生出丰富细腻的感情来。3.形式和内容应该统一起来。情感复杂,尤适宜用娓娓道来的笔法。现实生活触发的一段情,有它的相对完整性。假借景物而写成的文章,也应有一个完整的结构。4.要会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