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1 荷塘月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1 荷塘月色

  • 格式:  DOC
  • 大小:  95K    8张
  • 时间:  2016-02

《荷塘月色》表格式教案3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授课章节
名 称
《荷塘月色》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披情入境法。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
2、美景中蕴藏着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多层次、多种方式描述荷塘月色
2、探索作者“寻静”过程的心情起伏


教学难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板书综合
可以把作者的心绪历程概括为:
寻静:不静

求静
↓ 荷塘
得静{ 月色
↓ 荷塘周围
出静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理出心情(披情)
第一课时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首先看第一句“这几天心里心里颇不宁静”,解释了作者“寻静”的原因,“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根据课文的叙述内容的“眼”及作者“寻静”的过程将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作者深夜到荷塘寻静(原因)
第二部分(4-6)月色下的荷塘(寻静中)
第三部分(7-9)联想古代采莲的旧俗(寻静的结果)我们先看题目,从题目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的讯息?(题目包括的几个意象,也就是几个要素啊?)
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三、了解作者(知人)

四、了解背景(论世)

五、布置作业


一、作业检查
二、初步理解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三、深入理解




四、布置作业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
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三个比喻形容不同情态的静态的荷花,明珠写出了荷花的晶莹剔透的光泽,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刚出浴的美人凸现了荷花一尘不染的美质。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间的息息相通,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这样做可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4、 “泻”、“浮”、 “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在本课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1、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