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7 记念刘和珍君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7 记念刘和珍君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整体把握刘和珍形象,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
2.学会采用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揣摩重点语句,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读写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请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落     桀骜          血       
菲薄          踌躇     然    耗    
杀     射      转     呻吟       
身不         长歌
二、导入课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引导学生阅读注解,补充介绍背景知识: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鲁迅先生忍无可忍,遂写此文。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关键字句,整体把握思路。 
1. 学生思考:①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侧重写了刘和珍?②(3、4、5部分)③ 1、2部分在文中 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2.贯穿全文,又一条感情的线索,能说说这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吗?(明确:悲愤的感情)
3.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 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 分析第一大部分思路(1-2)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五、 布置作业 
1、 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刘和珍的形象特点, 理解作者笔下其他人物形象的意义,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分析刘和珍形象
问: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①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②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③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④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⑤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鲁迅称赞刘和珍是勇敢面对残酷现实、英勇清醒、勇不回头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虽遭阴谋密计,压抑数千年的勇毅的中国女子,是能够让苟活者看到希望,猛士更加奋然前行的大写的人。
二、了解作者笔下的其他人物以及作者态度。
问:“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讨论后明确:庸人具有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等特点。他们靠忘却的救主,洗涤旧迹,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于是,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作者不仅指出了他们的特点,而且指出只有唤醒他们,才能使这非人的世界走向尽头。作者对他们持批判的态度。
……
 三、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自行提出。
1、 真的猛士……? 
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 惨象……流言……灭亡 
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 人类的……徒手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课后思考题和评价手册上出现的句子适当增补﹚
四、 布置作业 
1.课本P88“积累与运用”2:诵读课文,背诵第二部分第一段、第四部分第五段,划出文中的精彩语句。
2.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课文解决疑难,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概括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二、 研习课文,解决疑难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3、 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4、“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 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文中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6、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三、鉴赏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2、情感与理智相得益彰
3、融记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四、 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五、作业:  完成评价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整体把握刘和珍形象,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
    2.学会采用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揣摩重点语句,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读写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请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落     桀骜          血       
    菲薄          踌躇     然    耗    
    杀     射      转     呻吟       
    身不         长歌
    二、导入课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引导学生阅读注解,补充介绍背景知识: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鲁迅先生忍无可忍,遂写此文。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关键字句,整体把握思路。 
    1.学生思考:①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侧重写了刘和珍?②(3、4、5部分)③ 1、2部分在文中 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2.贯穿全文,又一条感情的线索,能说说这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吗?(明确:悲愤的感情)
    3.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 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 分析第一大部分思路(1-2)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五、 布置作业 
    1、 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刘和珍的形象特点, 理解作者笔下其他人物形象的意义,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分析刘和珍形象
    问: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①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②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③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④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⑤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鲁迅称赞刘和珍是勇敢面对残酷现实、英勇清醒、勇不回头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虽遭阴谋密计,压抑数千年的勇毅的中国女子,是能够让苟活者看到希望,猛士更加奋然前行的大写的人。
    二、了解作者笔下的其他人物以及作者态度。
    问:“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讨论后明确:庸人具有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等特点。他们靠忘却的救主,洗涤旧迹,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于是,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作者不仅指出了他们的特点,而且指出只有唤醒他们,才能使这非人的世界走向尽头。作者对他们持批判的态度。
……
    三、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自行提出。
    1、 真的猛士……? 
    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 惨象……流言……灭亡 
    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 人类的……徒手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课后思考题和评价手册上出现的句子适当增补﹚
    四、 布置作业 
    1.课本P88“积累与运用”2:诵读课文,背诵第二部分第一段、第四部分第五段,划出文中的精彩语句。
    2.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课文解决疑难,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概括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二、 研习课文,解决疑难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3、 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4、“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 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文中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6、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三、鉴赏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2、情感与理智相得益彰
    3、融记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四、 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五、作业:  完成评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