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 散步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散步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散步》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1.散步(山口:姜海平   冯焕亮)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主题。
2.领悟文章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3.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分歧      粼粼     霎时    蹲下来     熬
2.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4. 结合课后第一题,说说本文标题的特色。
 
 
二、合作探究
1、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3、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当堂达标
(一)积累运用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歧(   )  一shà(   )时   chāi(    )散  各得qí(     )所 
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嫩(     )芽
2.根据所列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相信并佩服。——(          )
②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③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
④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3. 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 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 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 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 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4. 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
(二)阅读理解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中的“这”是指代:(      )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C、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  D、以上三项都是
2.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意思递进  D、意思转折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4.“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呵护和关爱孙子。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5.“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6.“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段话中的一“前”一“后”一 “叫”一“笑”,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说:‘走大路。’这段话表现了 “我”对老人的孝敬,即“敬老”。“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段话则表现了“我”对孩子的疼爱,即“爱幼”。
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极言母亲过冬的艰辛,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同情与关心。
D.“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段话中“早已习惯”和“还习惯”不能互换,因为“我”与母亲生活的时间长,所以说“早已习惯”;儿子与“我”生活的时间短,尚未养成习惯,但儿子比较懂事听话,所以说“还习惯”。
教师讲评
四.课后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