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志达学校2011年秋入学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积累(共18分)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值此之际,你想对我们伟大的党说些什么呢?(2分)
★2、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滞留 zhì 不可置疑 yí 宽恕 诚惶诚恐
B、迁徙tú 相形见绌 zhuó 繁衍 不可明状
C、眷恋 juàn 一视同仁réng 仓茫 粗制烂造
D、酬和 hé 文绉绉 zhōu 狼籍 翻来覆去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相辅相成 关怀倍至 美味佳肴 相形见拙 惹是生非
改为 改为
★4、默写填空。(6分)
(1)采菊南山下, 。(《饮酒》)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兴亡观的语句: 。
(5)《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用美妙的比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分)
A、《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三篇文章的作者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他们均是宋代著名诗人。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名人传》传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了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也是选自同一作品。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其境过清 (2) 怡然不动
(3) 猛浪若奔 (4)在昼犹昏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分)
9.同样是写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同学面前发言,整天穿梭忙碌于班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对谁都爱理不理。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从农村里考来的优秀生罢了,看人家安安,比她学习也差不了多少,人缘却是比她好上几十倍。 ③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地会提及。我每次都是不屑地瞥一眼。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做对比,尽管,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可是,“农村”这两个字眼,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有谁会相信呢,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淤积的更为浓重的胆怯与自卑。我的父母,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里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每当同学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父母时,我总会找最恰当的理由,飞快走开去。 ④但我还是知道,父亲每个周六的下午,即便是有多么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而只为拉我这唯一的乘客。我假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在周六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下午1点,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父亲并没有质疑,他只是怜爱地说,那可得让我们家安安多走一段路了。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我所谓的给老师汇报工作,不过是为了在教室里拖延到校门口的人都走光了,没有人再会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⑤但还是有一个人,会让我在教室里,焦灼不安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时,愈加的烦躁。她就是我一直讨厌着的张小凡。她不过是个太过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利用不多的时间,总结一周的学习。而我,却是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可是,张小凡却总是有条不紊地做完她的事,才安静地离开。照例是轻扬着下巴,视线冷静淡定。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她畏惧。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⑥每次父亲老远地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起车铃。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一步步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长时间。如果张小凡拖延一分钟,那么,父亲也会跟着多等我一分钟。张小凡,你不就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现你的勤奋吗,可你为什么偏偏在周六,还要在我面前得意炫耀呢? ⑦几个月后的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习以为常地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到达拐角后,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是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的朴实男人,笑说着什么。男人在发动机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车才突突地发动起来。我在张小凡扭身上车的那个瞬间,迅速地转过头来,催促父亲说,快走吧。 ⑧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地问父亲:刚才那个拐角处的男人,你认识么?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了电动三轮出来拉些散活,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着,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我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突然地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她在周六的拖延,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父亲那骄傲的尊严,明白我和张小凡之间,原来,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0、为什么“我”在同学眼里是一个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的人?(3分)
11、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1)“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说说此句中“满面尘灰”指的是什么?
(2)“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句中加点词“倏地沉下去”“迅速”“冲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文中的两位父亲有着怎样的共同性格?他们为什么会在拐角处等自己的孩子?(6分)
13、在“安安”或“张小凡”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礼 物
①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②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a.黯然。“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
③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④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⑤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⑥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⑦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A
⑧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菜篮子。B
⑨“嗨,珍妮,”老人b.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略带c.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还有,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C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 作者:[美]杰瑞·沃曼)
14、速读全文,“礼物”在文中是指 这样的东西。围绕这一“礼物”,文章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2分)
15、第①段交代了 。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有:(a) ,(b) 。(3分)
16、“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于A-C处的哪一处?为什么?(3分)
答:应归位于 处。因为 。
17、品析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3分)
(1)a处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这是因为 ,而b处老人又很“兴奋”,这是因为 。
(2)c处老人之所以“略带羞涩”,是因为 。
18、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